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阁名臣奉诏行。
南床吏部锦衣荣。
中有瀛仙宾与主。

碧玉篦扶坠髻云。
莺黄衫子退红裙。
妆样巧将花草竞。

梅粉梢头雨未干。
淡烟疏日带春寒。
暝鸦啼处,人在小楼边。
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
常羡人间琢玉郎,天应乞与点酥娘。
尽道清歌传皓齿,风起,雪飞炎海变清凉。


万里归来颜愈少,微笑,笑时犹带岭梅香。

千古风流阮步兵,平生游宦爱东平。
千里远来还不住,归去。
空留风韵照人清。

好睡慵开莫厌迟。


自怜冰脸不时宜。


偶作小红桃杏色,闲雅,尚馀孤瘦雪霜姿。

莫怪鸳鸯绣带长,腰轻不胜舞衣裳。


薄幸只贪游冶去。


何处,垂杨系马恣轻狂。

与客携壶上翠微,江涵秋影雁初飞。


尘世难逢开口笑,年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



酩酊但酬佳节了,云峤,登临不用怨斜晖,古往今来谁不老,多少,牛山何必更沾衣。

月满苕溪照夜堂,五星一老斗光芒。


十五年间真梦里,何事,长庚对月独凄凉。



绿鬓苍颜同一醉,还是,六人吟笑水云乡。

雨洗娟娟嫩叶光,风吹细细绿筠香。



秀色乱侵书帙晚,帘卷,清阴微过酒樽凉。



人画竹身肥拥肿,何用,先生落笔胜萧郎。

两两轻红半晕腮,依依独为使君回。


若道使君无此意,何为,双花不向别人开。



但看低昂烟雨里,不已,劝君休诉十分杯,更问尊前狂副使,来岁,花开时节与谁来。

子瞻书困点新茶。

闲卧藤床观社柳。

少日春怀似酒浓,插花走马醉千钟。


老去逢春如病酒,唯有,茶瓯香篆小帘栊。



卷尽残花风未定,休恨,花开元自要春风。

春到蓬壶特地晴,神仙队里相公行。
翠玉相挨呼小字,须记:笑簪花底是飞琼。

总是倾城来一处,谁妒?谁携歌舞到园亭。

莫望中州叹《黍离》,元和圣德要君诗。


老去不堪谁似我,归卧,青山活计费寻思。



谁筑诗坛高十丈?


直上,看君斩将更搴旗。

听我尊前醉后歌,人生无奈别离何。
但使情亲千里近,须信:无情对面是山河。

寄语石头城下水:居士,而今浑不怕风波。

野草闲花不当春,杜鹃却是旧知闻。


谩道不如归去住,梅雨,石榴花又是离魂。



前殿群臣深殿女,□数,赭袍一点万红巾。

百紫千红过了春,杜鹃声苦不堪闻。
却解啼教春小住,风雨,空山招得海棠魂。

恰似蜀宫当日女,无数,猩猩血染赭罗巾。

金印累累佩陆离,河梁更赋断肠诗。
莫拥旌旗真个去,何处?玉堂元自要论思。

且约风流三学士,同醉,春风看试几枪旗。

昨夜山公倒载归,儿童应笑醉如泥。


试与扶头浑未醒,休问,梦魂犹在葛家溪。



欲觅醉乡今古路,知处:温柔东畔白云西。

山路风来草木香,雨馀凉意到胡床。


泉石膏肓吾已甚,多病,堤防风月费篇章。



孤负寻常山简醉,独自,故应知子草《玄》忙。

少日犹堪话别离,老来怕作送行诗。


极目南云无过雁,君看:梅花也解寄相思。



无限江山行未了,父老,不须和泪看旌旗。

仄月高寒水石乡,倚空青碧对禅房。


白发自怜心似铁,风月,使君子细与平章。



平昔生涯筇竹杖,来往,却惭沙鸟笑人忙。

自春来、惨绿愁红,芳心是事可可。
日上花梢,莺穿柳带,犹压香衾卧。
暖酥消、腻云亸、终日厌厌倦梳裹。

伫立长堤,淡荡晚风起。
骤雨歇,极目萧疏,塞柳万株,掩映箭波千里。
走舟车向此,人人奔名竞利。

敧帽垂鞭送客回。
小桥流水一枝梅。
衰病逢春都不记。

对酒追欢莫负春。
春光归去可饶人。
昨日红芳今绿树。

过尽韶华不可添。
小楼红日下层檐。
春睡觉来情绪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