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骄风起海澨,浩荡东北来。


铁骑掠阵过,秋涛触山回。


老夫北窗下,坐守寒炉灰。

我昔浮江坐贪快,六十幅蒲船尾挂。


恶风吹到马当祠,出没蜿蜒舞澎湃。


舟人失色急倒樯,共上芦湾望祠拜。

风声掠野来,澒洞如翻涛。


雨声集庭木,桐叶声最豪。


残暑一洗空,凛然念绨袍。

东园日淡云容薄,纶巾朝暮阑干角。


北风动地万木号,不料一寒如此恶。


岂惟半夜雨打窗,便恐明朝雪平壑。

急雨鸣瓦沟,尖风入窗罅。


纱笼耿青灯,寂寂新秋夜。


谁言簿领中,乃复有此暇。

残暑方炎忽痛摧,无情风雨亦奇哉。


但嗟不为贫人计,未动秋砧雁已来。

风摇北斗柄欲折,雨溢天河浪正生。


一盏昏灯北窗下,腐儒未辍读书声。

龙骧万斛去如鸿,巨浪惟能窘短篷。


不是山灵嫌俗驾,一生常值打头风。

我生急雨暗淮天,出没蛟鼍浪入船。


白首功名无尺寸,茅檐还听雨声眠。

少傅奉诏朝京师,舣船生我淮之湄。


宣和七年冬十月,犹是中原无事时。

万里浮云一扫空,碧天无际日曈昽。


欢声四起春风里,恰似祥符景德中。

夜长稚子添书课,霜近衰翁忆醉乡。


尽道吴中时节晚,菊花也有一枝黄。

菊枝攲倒不成丛,井上梧桐叶半空。


射虎南山无复梦,雨蓑烟艇伴渔翁。

病躯剩喜即新秋,残暑无端抵死留。


风雨扫除虽一快,凋年摇落已堪愁。

十五年前宿战平,长亭风雨夜连明。


无端老作天涯客,还听当时夜雨声。

故人已作山头土,倦客犹鄣陌上尘。


十五年间真一梦,又骑羸马涉西津。

残雨在檐犹点滴,断云衔日正苍凉。


清愁偏向暮年觉,少睡不禁秋夜长。


帘影渐生禽语乐,杵声初动药尘香。

拥被微吟短鬓秋,孤灯残漏共悠悠。


雨声不贷三更梦,酒力宁禁万里愁。


身寄湖山邻剡曲,心游河岳过关头。

书剑当年隘九州,白头归卧一窗幽。


染成草色春犹浅,老尽梅花雨未休。


得句已无前辈赏,开编时与古人游。

残暑时当尽,清风势自回。


重云韫日月,大雨挟风雷。


老树不自保,毁巢吁可哀。

炎歊数日剧,荡涤及秋初。


病叶风吹尽,鸣蝉雨打疏。


趁凉谋社酒,乘润理园蔬。

忽忽春将老,寒暄尚未齐。


雨昏鸡唱晚,风恶鹊巢低。


写物才殊退,寻芳思欲迷。

河岸春生绿,斋扉雨送昏。


手钞书半淡,巾漉酒微浑。


饼饵连春日,歌呼近上元。

风雨连三日,衰翁不下堂。


弄书聊自适,与世已相忘。


坼栗经霜饱,搓橙带露香。

尽道渔村陋,秋来物色奇。


寒生沽酒兴,雨及种花时。


狂舞欲谁属,清吟空自知。

风卷江湖雨暗村,四山声作海涛翻。


溪柴火软蛮毡暖,我与狸奴不出门。

仲秋四日雁横天,闭户垂帷意已便。


方叹今年时候早,夜深风雨更凄然。

少年喜追随,老大厌諠哗。


惭愧二三子,邀我行看花。


花开岂不好,时节亦云嘉。

孤城三日风吹雨,小市人家只菜蔬。


水远山长双属玉,身闲心苦一舂锄。


翁从旁舍来收网,我适临渊不羡鱼。

妇翁不可挝,王郎非娇客。


十年为从学,苦淡共堙厄。


燕雀嗤鸿渐,犬羊睨麟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