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屹屹金城唐砥柱,如何流落向蓬州。
一时名节犹山重,千古忠魂与水流。
不待遗文垂纪录,自存生气沮奸谋。
穿江慨秦守,瞻岷怀子长。
成书著不刊,明德益难忘。
千载志尚友,百里职劝相。

贵人金多身复闲,争买书画不计钱。


已将铁石充逸少,更补朱繇为道玄。


烟薰屋漏装玉轴,鹿皮苍璧知谁贤。

我怀元祐初,圭璋满清班。


维时南隆老,奉使独未还。



迂叟向我言,青齐岁方艰。

籋尽霜须照碧铜,依然春雪在长松。


朝行犀浦催收芋,夜渡绳桥看伏龙。


莫叹倦游无驷马,要将老健敌千钟。

明月入华池,反照池上堂。


堂中隐几人,心与水月凉。


风萤已无迹,露草时有光。

去岁游新堂,春风雪消后。


池中半篙水,池上千尺柳。


佳人如桃李,胡蝶入衫袖。

众人事纷扰,志士独悄悄。


何意琵琶弦,常遭腰鼓闹。


三杯忘万虑,醒后还皎皎。

王国称多土,贤良复几人。


异才应间出,爽气必殊伦。


始见张京兆,宜居汉近臣。

京兆先时杰,琳琅照一门。


朝廷偏注意,接近与名藩。


祖帐排舟数,寒江触石喧。

剖竹向西蜀,岷峨眇天涯。


空深北阙恋,岂惮南路赊。


前日登七盘,旷然见三巴。

急管更须吹,杯行莫遣迟。


酒光红琥珀,江色碧琉璃。


日影浮归棹,芦花罥钓丝。

昔过益昌城,莫登君子堂。


驾言念长道,未暇升崇冈。


今闻宝峰上,缥缈陵朝阳。

桐身青琅玕,桐叶蒲葵扇。


落落出轩墀,亭亭奉闲燕。


夜声疏雨滴,午影微风转。

茧纸铺庭几误书,杨花糁径未春馀。


积随平野分高下,舞信微风作密疏。


解使游人似姑射,仍令飞鸟变舂锄。

春秋无麦自当书,况复秋田水潦馀。


一雪端来救焦槁,千箱乞与等亲疏。


消残瘟疠曾非药,蚀遍陈根不用锄。

发函宽大一封书,卧阁雍容三日馀。


旋见雪花投夜落,未应天意与人疏。


瓦乾淅淅初鸣霰,畦润渐渐想没锄。

扬州望金山,隐隐大如幞。


朅来长江上,孤高二千尺。


僧居厌山小,面面贴苍石。

蜀中耆旧今无几,相逢握手堪流涕。


倦游潦倒不还家,旧俗陵迟真委地。


钱荒粟帛贱如土,榷峻茶盐不成市。

长爱陶先生,闲居弃官后。


床上卧看书,门前自栽柳。


低徊顾微禄,毕竟谁挽袖。

亭高众山下,胜势不自收。


冈峦向眼尽,风籁与耳谋。


鸢飞半岭息,云起当空游。

登山稍已高,旷望良亦远。


危亭在山腹,物景行自变。


诸峰宿露收,草木朝阳绚。

平地厌喧嚣,虚斋上山足。


萧条远城市,坡陀富林麓。


简书日填委,杖屦每幽独。

山前三秦道,车马不遑息。


日出红尘生,不见青山色。


峰峦未尝改,往意自奔迫。

筑室城市间,移柏南涧底。


山林夙所尚,封植聊自寄。


崎岖脱岩石,拥塞出棼翳。

幽轩离纷华,惟有一丛竹。


纤梢起馀寒,紫笋散轻馥。


擢干春雨馀,挺节秋霜足。

知君爱鸣琴,仍好千里马。
永日恒思单父中,有时心到宛城下。


遇客丹青天下才,白生胡雏控龙媒。

少陵昔避乱,买屋西枝村。


卜邻得赞公,聊可与晤言。


四郊斗豺虎,烟尘塞乾坤。

雨后园林好,幽行迥野通。


远山芳草外,流水落花中。


客醉悠悠惯,莺啼处处同。

云间彼上人,处污能见垢。


咄咄向风雅,入国知温厚。


别来仰高山,霜风刮衰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