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青春不觉老朱颜,强半销磨簿领间。


愁客倦吟花似酒,佳人休唱日衔山。


共知寒食明朝过,且赴僧窗半日闲。

吾闻君子,蹈常履素。


晦明风雨,不改其度。


平生丘壑,散发箕裾。

征西天府,重九令节。


驾言龙山,宴凯群哲。


壶歌雅奏,缓带轻帢。

幽香结浅紫,来自孤云岑。


骨香不自知,色浅意殊深。


移栽青莲宇,遂冠薝卜林。

丁女真水妃,寒山便火耘。


陨霜知已杀,坯户听初焚。


束缊方熠耀,敲石俄氤氲。

郊原雨初足,风日清且好。


病守亦欣然,肩舆白门道。


荒田咽蛩蚓,村巷悬梨枣。

醉中走上黄茅冈,满冈乱石如群羊。


冈头醉倒石作床,仰看白云天茫茫。



歌声落谷秋风长,路人举首东南望,拍手大笑使君狂。

九日龙山饮,黄花笑逐臣。


醉看风落帽,舞爱月留人。

涪翁几日客,遗墨遍苍崖。


作吏今三月,偷闲始一来。


云归就檐宿,江怒触山回。

山高风浩浩,堂豁海冥冥。


绿李分猿嗛,苍苔堕鹤翎。


松寒诗思健,茶爽醉魂醒。

谢傅知怜景气新,许寻高寺望江春。

龙文远水吞平岸,羊角轻风旋细尘。

山茗粉含鹰觜嫩,海榴红绽锦窠匀。

龙尾回平野,檐牙出翠微。


望山怜绿远,坐树觉春归。


草合平吴路,鸥忘霸越机。

高岚指天近,远溜出山迟。


万事不到处,白云无尽时。


异花啼鸟乐,灵草隐人知。

郡庭常窘束,凉野求昭旷。


楚客凛秋时,桓公旧台上。


清明风日好,历落江山望。

伊川与灞津,今日祓除人。


岂似龙山上,还同湘水滨。


衰颜忧更老,淑景望非春。

万历辛丑年,父叔辈张灯龙山,剡木为架者百,涂以丹雘,悦以文锦,一灯三之。
灯不专在架,亦不专在磴道,沿山袭谷,枝头树杪无不灯者,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,亦无不灯者。
山下望如星河倒注,浴浴熊熊,又如隋炀帝夜游,倾数斛萤火于山谷间,团结方开,倚草附木,迷迷不去者。

天启六年十二月,大雪深三尺许。
晚霁,余登龙山,坐上城隍庙山门,李岕生、高眉生、王畹生、马小卿、潘小妃侍。
万山载雪,明月薄之,月不能光,雪皆呆白。

公子从来火伞中,解衣未定语匆匆。


山行触热端何事,夹路杨梅树树红。

无奈乡愁只强忘,龙山唤起再思乡。


故乡依旧千山外,却被龙山断杀肠。

念念还乡未得还,偶因送客到龙山。


分明认得西归路,只是回车却入关。

南山行尽到西湖,却上扁舟赴玉壶。


十里便成三十里,暑中何处不长涂。

道涂奔走不曾安,却羡山家住得闲。


记取还山安住日,更忘奔走道涂间。

一席清风万壑云,送将华发得归身。


海潮也怯桐江净,不遣涛头过富春。

心惆怅,望龙山。
云之际,鸟独还。
悬崖绝壁几千丈,绿萝袅袅不可攀。

悠悠白云里,独住青山客。


林下昼焚香,桂花同寂寂。

故居何日下,春草欲芊芊。


犹对山中月,谁听石上泉。


猿声知后夜,花发见流年。

寂寂荒村生冷烟,敢期车从枉群仙。


钓竿未拂珊瑚树,樽酒重登玳瑁筵。


潋艳池塘芳草外,飘飖舟楫早梅边。

石径幽云冷,步障深深,艳锦青红亚。
小桥和梦过,仙佩杳、烟水茫茫城下。
何处不秋阴,问谁借、东风艳冶。

话说宋阵里破乔道清妖术的那个先生,正是入云龙公孙胜。
他在卫州接了宋先锋将令,即同王英、张清、解珍、解宝,星夜赶到军前。
入寨参见了宋先锋,恰遇乔道清逞弄妖法,战败樊瑞。

诗曰:


二龙山势耸云烟,松桧森森翠接天。


乳虎邓龙真啸聚,恶神杨志更雕镌。


人逢忠义情偏洽,事到颠危志益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