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方今天下何病哉!


其始不立,其卒不成,惟其不成,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。


凡人之情,一举而无功则疑,再则倦,三则去之矣。


今世之士,所以相顾而莫肯为者,非其无有忠义慷慨之志也,又非其才术谋虑不若人也,患在苦其难成而不复立。

夫为国不可以生事,亦不可以畏事。
畏事之弊,与生事均。
譬如无病而服药,与有病而不服药,皆可以杀人。

熙宁四年二月某日,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府推官苏轼,谨昧万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:


臣近者不度愚贱,辄上封章言灯事。


自知渎犯天威,罪在不赦,席稿私室,以待斧钺之诛;而侧听逾旬,威命不至,问之府司,则买灯之事寻已停罢,乃知陛下不惟赦之,又能听之。


惊喜过望,以至感泣。

吾州之俗,有近古者三。


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,其民尊吏而畏法,其农夫合耦以相助。


盖有三代、汉、唐之遗风,而他郡之所莫及也。

故魏国忠献韩公,作堂于私第之池上,名之曰“醉白”。


取乐天《池上》之诗,以为醉白堂之歌。


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。

右《登彼公堂》四章,章四句,太守陈公之词也。


苏子曰:士之求仕也,志于得也,仕而不志于得者,伪也。


苟志于得而不以其道,视时上下而变其学,曰:吾期得而已矣。

临皋亭下八十数步,便是大江,其半是峨眉雪水,吾饮食沐浴皆取焉,何必归乡哉!


江山风月,本无常主,闲者便是主人。


闻范子丰新第园池,与此孰胜?


所不如者,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。

臣等猥以空疏,备员讲读。


圣明天纵,学问日新。


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,心欲言而口不逮,以此自愧,莫知所为。

敕。


朕式观古初,灼见天意。


将有非常之大事,必生希世之异人。

孔子曰:「刚毅木讷,近仁。


」又曰:「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


」所好夫刚者,非好其刚也,好其仁也。

予昔为密州,殿中丞刘庭式为通判。


庭式,齐人也。


而子由为齐州掌书记,得其乡闾之言以告予,曰:「庭式通礼学究。

轼启:人来得书。


不意伯诚遽至于此,哀愕不已。


宏才令德,百未一报,而止于是耶?


季常笃于兄弟,而于伯诚尤相知照,想闻之无复生意。

尝读《孔子世家》,观其言语文章,循循莫不有规矩,不敢放言高论,言必称先王,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。


茫乎不知其畔岸,而非远也;浩乎不知其津涯,而非深也。


其所言者,匹夫匹妇之所共知;而所行者,圣人有所不能尽也。

余谪居惠州,子由在高安,各以一子自随,馀分寓许昌、宜兴,岭海隔绝。


诸子不闻余耗,忧愁无聊。


苏州定慧院学佛者卓契顺谓迈曰:“子何忧之甚,惠州不在天上,行即到耳,当为子将书问之。

君子可以寓意于物,而不可以留意于物。


寓意于物,虽微物足以为乐,虽尤物不足以为病。


留意于物,虽微物足以为病,虽尤物不足以为乐。

轼启。


远蒙差人致书问安否,辅以药物,眷意甚厚。


自二月二十五日,至七月十三日,凡一百三十余日乃至,水陆盖万余里矣。

别纸累幅过当,老病废忘,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。
少年应科目时,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,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。
亦有少节目文字,才尘忝后,便被举主取去,今皆无有,然亦无用也。

天可必乎?


贤者不必贵,仁者不必寿。


天不可必乎?


仁者必有后。


二者将安取衷哉?


吾闻之申包胥曰:“人定者胜天,天定亦能胜人。

夫当今生民之患,果安在哉?


在于知安而不知危,能逸而不能劳。


此其患不见于今,而将见于他日。


今不为之计,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。

太史公论《诗》,以为“《国风》好色而不淫,《小雅》怨诽而不乱”。


以余观之,是特识变风,变雅耳,乌睹《诗》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,然后变风发乎情,虽衰而未竭,是以犹止于礼义,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。


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,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!


古今诗人众矣,而杜子美为首,岂非以其流落饥寒,终身不用,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。

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?


其田美而多,其食足而有余。


其田美而多,则可以更休,而地力得全;其食足而有余,则种之常不后时,而敛之常及其熟。


故富人之稼常美,少秕而多实,久藏而不腐。

浮扁舟以适楚兮,过屈原之遗宫。


览江上之重山兮,曰惟子之故乡。


伊昔放逐兮,渡江涛而南迁。

古今画水,多作平远细皱,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,使人至以手扪之,谓有漥隆,以为至妙矣。


然其品格,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。



唐广明中,处士孙位始出新意,画奔湍巨浪,与山石曲折,随物赋形,尽水之变,号称神逸。

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也。


而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


古人秉烛夜游,良有以也。


况阳春召我以烟景,大块假我以文章。

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:“生不用封万户侯,但愿一识韩荆州。


”何令人之景慕,一至于此耶?


岂不以周公之风,躬吐握之事。


使海内豪俊,奔走而归之。

白闻:天不言而四时行,地不语而百物生。


白人焉,非天地,安得不言而知乎?


敢剖心析肝,论举身之事,便当谈笑以明其心。


而粗陈其大纲,一快愤懑,惟君侯察焉。

吾观蔡侯,奇人也。


尔其才高气远,有四方之志。


不然,何周流宇宙太多耶?


白遐穷冥搜,亦已早矣。

慧则通,通则无所不达;专则精,精则无所不妙。


故庖丁之解牛,郢人之运斤,师旷之听,离娄之视。


大至于尧舜之仁,桀纣之恶;小至于掷豆起蝇,巾角拂棋,皆臻至理者何?


妙而已。

乐府声诗并著,最盛于唐。


开元、天宝间,有李八郎者,能歌擅天下。


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,榜中一名士,先召李,使易服隐姓名,衣冠故敝,精神惨沮,与同之宴所。

右《金石录》三十卷者何?


赵侯德父所著书也。


取上自三代,下迄五季,钟、鼎、甗、鬲、盘、匜、尊、敦之款识,丰碑大碣、显人晦士之事迹,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,皆是正伪谬,去取褒贬,上足以合圣人之道,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职者,皆载之,可谓多矣。



呜呼!


自王播、元载之祸,书画与胡椒无异;长舆、元凯之病,钱癖与传癖何殊?


名虽不同,其惑一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