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缑山仙子,高情云渺,不学痴牛騃女。


凤箫声断月明中,举手谢时人欲去。



客槎曾犯,银河波浪,尚带天风海雨。

丞相祠堂下,将军大树旁。


炎云骈火实,瑞露酌天浆。


烂紫垂先熟,高红挂远扬。

古来云海茫茫,道山绛阙知何处?


人间自有,赤城居士,龙蟠凤举。


清净无为,《坐忘》遗照,八篇奇语。


向玉霄东望,蓬莱晻霭,有云驾、骖风驭。

【其一】

征帆挂西风,别泪滴清颍。

留连知无益,惜此须臾景。

我生三度别,此别尤酸冷。

归雁。


归雁。


饮啄江南南岸。

日薄花房绽,风和麦浪轻。


夜来微雨洗郊坰。


正是一年春好、近清明。

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,三王也。


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,五霸也。


或者之论曰:“图王不成,其弊犹可以霸。

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成、康之际,何其爱民之深,忧民之切,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。


有一善,从而赏之,又从而咏歌嗟叹之,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;有一不善,从而罚之,又从而哀矜惩创之,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。


故其吁俞之声,欢忻惨戚,见于虞、夏、商、周之书。

软草平莎过雨新,轻沙走马路无尘。


何时收拾耦耕身。



日暖桑麻光似泼,风来蒿艾气如薰。

云鬓裁新绿,霞衣曳晓红。


待歌凝立翠筵中,一朵彩云何事、下巫峰。



趁拍鸾飞镜,回身燕漾空。

西湖处士骨应槁,只有此诗君压倒。


东坡先生心已灰,为爱君诗被花恼。


多情立马待黄昏,残雪消迟月出早。

凡物,皆有可观。


苟有可观,皆有可乐,非必怪奇玮丽者也。


哺糟啜醨,皆可以醉;果蔬草木,皆可以饱。

【其一】


野水参差落涨痕,疏林欹倒出霜根。


扁舟一棹归何处?


家在江南黄叶村。



【其二】


人间斤斧日创夷,谁见龙蛇百尺姿。

江上愁心千叠山,浮空积翠如云烟。


山耶云耶远莫知,烟空云散山依然。


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,中有百道飞来泉。

万顷风涛不记苏。


雪晴江上麦千车。


但令人饱我愁无。

智者创物,能者述焉,非一人而成也。


君子之于学,百工之于技,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。


故诗至于杜子美,文至于韩退之,书至于颜鲁公,画至于吴道子,而古今之变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

佳人未肯回秋波,幼舆欲语防飞梭。


轻舟弄水买一笑,醉中荡桨肩相磨。


不学长安闾里侠,貂裘夜走胭脂坡。

黄州真在井底,杳不闻乡国信息,不市比目起居何如?郎娘各安否?此中凡百粗遣,江上弄水挑菜,便过一日。


每见一邸报,须数人下狱得罪。


方朝廷综核名实,虽才者犹不堪其任,况仆顽钝如此,其废弃固宜。

自笑平生为口忙,老来事业转荒唐。


长江绕郭知鱼美,好竹连山觉笋香。


逐客不妨员外置,诗人例作水曹郎。

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。


或告之曰:「日之状如铜盘。


」扣盘而得其声,他日闻钟,以为日也。

覆块青青麦未苏。


江南云叶暗随车。


临皋烟景世间无。

活水还须活火烹,自临钓石取深清。


大瓢贮月归春瓮,小杓分江入夜瓶。


雪乳已翻煎处脚,松风忽作泻时声。

窗前暗响鸣枯叶,龙公试手行初雪。


映空先集疑有无,作态斜飞正愁绝。


众宾起舞风竹乱,老守先醉霜松折。

呜呼哀哉!公之生于世,六十有六年。
民有父母,国有蓍龟,斯文有传,学者有师,君子有所恃而不恐,小人有所畏而不为。
譬如大川乔岳,不见其运动,而功利之及于物者,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。

半夜银山上积苏。


朝来九陌带随车。


涛江烟渚一时无。

醉梦醺醺晓未苏。


门前轣辘使君车。


扶头一琖怎生无。

照日深红暖见鱼,连溪暗绿晚藏乌。


黄童白叟聚睢盱。



麋鹿逢人虽未惯,猿猱闻鼓不须呼。

旋抹红妆看使君,三三五五棘篱门。


相挨踏破蒨罗裙。



老幼扶携收麦社,乌鸢翔舞赛神村。

竹之始生,一寸之萌耳,而节叶具焉。


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,生而有之也。


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,叶叶而累之,岂复有竹乎?


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执笔熟视,乃见其所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,以追其所见,如兔起鹘落,少纵则逝矣。

匹夫而为百世师,一言而为天下法,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,关盛衰之运。


其生也有自来,其逝也有所为。


故申、吕自岳降,傅说为列星,古今所传,不可诬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