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濂

高濂,字深甫,号瑞南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明万历年间的名士、戏曲家、养生家及书籍收藏家。工诗词及戏曲,藏书丰富,“少婴赢疾,复苦瞆眼”,高濂喜欢谈医道,重养生,咨访奇方秘药,用以治疗赢疾,眼疾遂愈。曾在北京鸿胪寺任官,后隐居西湖。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画中春郊走马,秋溪把钓,策蹇寻梅,莫不以朱为衣色,岂果无为哉?似欲妆点景象,与时相宜,有超然出俗之趣。
且衣朱而游者,亦非常客,故三冬披红毡衫,裹以毡,跨一黑驴,秃发童子挈尊相随。
踏雪溪山,寻梅林壑,忽得梅花数株,便欲傍梅席地,浮觞剧饮,沉醉酣然,梅香扑袂,不知身为花中之我,亦忘花为目中景也。
菊为花之隐者,惟隐君子、山人家能蓻,故不多见,见亦难于丰美。
秋来扶杖,遍访城市林园,山村篱落,更挈茗奴从事,投谒花主,相与对花谈胜。
或评花品,或较栽培,或赋诗相酬,介酒相劝,擎杯坐月,烧灯醉花,宾主称欢,不忍热别。
北高峰为湖山第一高处,绝顶环眺,目及数里。
左顾澄湖,匣开妆镜,金饼晶荧;右俯江波,绳引银河,玉虬屈曲,前后城郭室庐,郊原村落,眇若片纸画图。
鳞次黑白点点耳。
资严在灵隐西壁。
山下有石,状若笋形,圆削卓立,高可百尺,巑岏秀润,凌空插云。
更喜四顾山峦,若层花吐萼,皱縠迭浪,巍峨曲折,穿幽透深。
洞在烟霞岭下,岩石虚豁,谽 邃窈,山泉别流,从洞隙滴滴,声韵金石。
且泉味清甘,更得雨后泉多,音之清泠,真胜乐奏矣。
每到以泉沁吾脾,石嗽吾齿。
胜果寺左,山有石壁削立,中穿一窦,圆若镜然。
中秋月满,与隙相射,自窦中望之,光如合壁。
秋时当与诗朋酒友,赓和清赏,更听万壑江声,满空海色,自得一种世外玩月意味。
秋风雁来,惟水草空阔处,择为栖止。
湖上三塔基址,草丰沙阔,雁多群呼下集,作解阵息所。
携舟夜坐,时听争栖竞啄,影乱湖烟,宿水眠云,声凄夜月,基畔呖呖嘹嘹,秋声满耳,听之黯然。
秋风雁来,惟水草空阔处,择为栖止。
湖上三塔基址,草丰沙阔,雁多群呼下集,作解阵息所。
携舟夜坐,时听争栖竞啄,影乱湖烟,宿水眠云,声凄夜月,基畔呖呖嘹嘹,秋声满耳,听之黯然。
桂花最盛处,惟两山龙井为多,而地名满家巷者,其林若墉若栉,一村以市花为业,各省取给于此。
秋时策蹇入山看花,从数里外便触清馥。
入径,珠英琼树,香满空山,快赏幽深,恍入灵鹫金粟世界。
保叔为省中最高灯塔,七级燃灯,周遭百盏,星丸错落,辉煌烛天,极目高空,恍自九霄中下。
灯影澄湖,水面又作一种色相,霞须滉荡,摇曳长虹,夜静水寒,焰射蛟窟。
更喜风清湖白,光彩俨驾鹊桥,得生羽翰,便想飞步绳河彼岸。
西泠在湖之西,桥侧为唐一庵公墓,中有枫柏数株,秋来霜红雾紫,点缀成林,影醉夕阳,鲜艳夺目,时携小艇,扶尊登桥吟赏,或得一二新句,出携囊红叶笺书之。
临风掷水,泛泛随流,不知漂泊何所,幽情耿耿撩人。
更于月夜相对,露湿红新,朝烟凝望,明霞艳日,岂直胜于二月花也。
山深幽境,真趣颇多。
当残春初夏之时,步入林峦,松竹交映。
遐观远眺,曲径通幽。
山阁五六月间,风过生寒,溪云欲起,山色忽阴忽晴,湖光乍开乍合。
浓云影日,自过处段段生阴,云走若飞,故开合甚疾。
此景静玩,可以忘饥。
夏日山亭对月,暑气西沉,南熏习习生凉,极目遥山,盘郁冰镜,两湖隐约,何来钟盘?抱琴弹月,响遏流云。
高旷抚《秋鸿出塞》,清幽鼓《石上流泉》、《风雷引》可辟炎蒸,《广寒游》偏宜清冷。
乐矣山居之吟,悲哉楚之曲,泠然指上《梅花》,寒彻人间烦愤矣。
莲实之味,美在清晨,水气夜浮,斯时正足。
若是日出露晞,鲜美已去过半。
当夜宿岳王祠侧,湖莲最多。
湖山过雨,残月烘云,峦霭浮浮,林铺翠湿,浴晴鸥鹭争飞,拂袂荷风荐爽。
忽焉长虹贯天,五色炽焰,影落湖波,光彩浮濯。
乍骇蛟腾在渊,晃荡上下,水天交映,烁电绝流,射日蒸霞,似夺颓丸晚色。
旧闻莼生越之湘湖,初夏思莼,每每 彼采食;今西湖三塔基傍,莼生既多且美。
菱之小者,俗谓野菱,亦生基畔,夏日剖食,鲜甘异常,人少知其味者。
余每采莼剥菱,作野人芹荐,此诚金波玉液,清津碧荻之味,岂与世之。
桥据湖中,下种红白莲花,方广数亩,夏日清芬,隐隐袭人。
霞标云彩,弄雨欹风,芳华与四围山色交映,携舟卷席,相与枕藉乎舟中。
月香度酒,露影湿衣,欢对忘言,俨对净友抵足,中宵清梦,身入匡庐莲社中矣。
中竺后山,鼎分三石,居然可坐,传为泽公三生遗迹。
山僻景幽,云深境寂,松阴树色,蔽日张空,人罕游赏。
炎天月夜,煮茗烹泉,与禅僧诗友,分席相对,觅句赓歌,谈禅说偈。
初成蚕箔,白茧团团,玉砌银铺,高下丛簇,丝联蓓蕾,俨对雪峤生寒,冰山耀日。
时见田翁称庆,邻妇相邀。
村村挝鼓赛神,缫车煮茧,仓庚促织,柳外鸣梭;布谷催耕,桑间唤雨。
三月中旬,堤上桃柳新叶,黯黯成阴,浅翠娇青,笼烟惹湿。
一望上下,碧云蔽空,寂寂撩人,绿侵衣袂。
落花在地,步蹀残红,恍入香霞堆里,不知身外更有人世。
灵雨霏霏,乍起乍歇;山头烟合,忽掩青螺;树杪云蒸,顷迷翠黛,丝丝飞舞遥空,濯濯飘摇无际。
少焉霞红照水,淡日西斜,峰峦吞吐断烟,林树零瀼宿雨。
残云飞鸟,一望迷茫,水色山光,四照萧爽,长啸倚楼,腾歌浮白。
三月桃花,苏堤落瓣,因风荡漾,逐水周流,飘泊孤?,多在西泠桥畔堆叠。
粉销玉碎,香冷红残,片片似对骚人泣别,豪举离樽,当为高唱渭城朝雨。
苏堤跨虹桥下东数步,为余小筑数椽,当湖南面,颜曰“山满楼”。
余每出游,巢居于上,倚栏玩堤,若与檐接。
堤上柳色,自正月上旬,柔弄鹅黄,二月,娇拖鸭绿,依依一望,色最撩人,故诗有“忽见陌头杨柳”之想。
西湖三面绕山,东为城市,春来树色新丰,登台四眺,浅深青碧,色态间呈,高下参差,面面回出。
或冉冉浮烟,或依依带雨,或丛簇山村,或掩映楼阁,或就日向荣,或临水漾碧。
幽然会心,自多胸中生意;极目撩人,更驰江云春树之想。
湖中三塔寺基,去湖面浅尺。
春时草长平湖,茸茸翠色,浮动波心,浴鹭狎鸥,飞舞惟适。
望中深惬素心,兀对更快青眼。
桑麦之盛,惟东郊外最阔,田畴万顷,一望无际。
春时,桑林麦陇,高下竞秀,风摇碧浪层层,雨过绿云绕绕。
稚雊春阳,鸠呼朝雨。
西溪竹林最多,笋产极盛。
但笋味之美,少得其真。
每于春中笋抽正肥,就彼竹下扫叶煨笋,至熟,刀截剥食,竹林清味,鲜美莫比。
山翠绕湖,容态百逞,独春朝最佳。
或雾截山腰,或霞横树梢,或淡烟隐隐,摇荡晴晖;或峦气浮浮,掩映曙色。
峰含旭日,明媚高张;风散溪云,林皋爽朗。
西湖之泉,以虎跑为最;两山之茶,以龙井为佳。
谷雨前采茶旋焙,时激虎跑泉烹享,香清味冽,凉沁诗脾。
每春当高卧山中,沉酣新茗一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