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禹锡

刘禹锡,字梦得,唐朝洛阳(今河南省洛阳)人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千竿竹翠数莲红,水阁虚凉玉簟空。


琥珀盏红疑漏酒,水晶帘莹更通风。


赐冰满碗沈朱实,法馔盈盘覆碧笼。

野田生葡萄,缠绕一枝高。

移来碧墀下,张王日日高。

分岐浩繁缛,修蔓蟠诘曲。

沅江清悠悠,连山郁岑寂。


回流抱绝巘,皎镜含虚碧。


昏旦递明媚,烟岚分委积。

蚤宦阅人事,晚怀生道机。


时从学省出,独望郊园归。


野彴度春水,山花映岩扉。

洛下今修禊,群贤胜会稽。


盛筵陪玉铉,通籍尽金闺。


波上神仙妓,岸旁桃李蹊。

两度竿头立定夸,回眸举袖拂青霞。


尽抛今日贵人样,复振前朝名相家。


御史定来休直宿,尚书依旧趁参衙。

傲士更逢酒,乐天仍对花。


文章管星历,情兴占年华。


宦达翻思退,名高却不夸。

太华莲峰降岳灵,两川棠树接郊坰。


政同兄弟人人乐,曲奏埙篪处处听。


杨叶百穿荣会府,芝泥五色耀天庭。

重叠稽亭路,山僧归独行。


远峰斜日影,本寺旧钟声。


徒侣问新事,烟云怆别情。

籍通金马门,家在铜驼陌。


省闼昼无尘,宫树朝凝碧。


荒街浅深辙,古渡潺湲石。

浔阳江色潮添满,彭蠡秋声雁送来。


南望庐山千万仞,共夸新出栋梁材。

行尽潇湘万里馀,少逢知己忆吾庐。


数间茅屋闲临水,一盏秋灯夜读书。


地远何当随计吏,策成终自诣公车。

案头开缥帙,肘后检青囊。


唯有达生理,应无治老方。


减书存眼力,省事养心王。

将星夜落使星来,三省清臣到外台。


事重各衔天子诏,礼成同把故人杯。


卷帘松竹雪初霁,满院池塘春欲回。

【其一】


三载为吴郡,临岐祖帐开。


虽非谢桀黠,且为一裴回。


【其二】


流水阊门外,秋风吹柳条。

鸾飞远树栖何处,凤得新巢想称心。

红壁尚留香漠漠,碧云初断信沈沈。

情知点污投泥玉,犹自经营买笑金。

邈不语兮临风,境自外兮感从中。
晦明转续兮,八极鸿蒙。
上下交气兮,群生异容。

候吏立沙际,田家连竹溪。


枫林社日鼓,茅屋午时鸡。


鹊噪晚禾地,蝶飞秋草畦。

昔事庐山远,精舍虎溪东。


朝阳照瀑水,楼阁虹霓中。


骋望羡游云,振衣若秋蓬。

春江月出大堤平,堤上女郎连袂行。


唱尽新词欢不见,红霞映树鹧鸪鸣。

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


公讳俊,字真长,其先叶黄帝。
夫圣人之后,与庶姓不同,如河出昆仑,潜于厚地,焉振起,奋为洪澜,环回自天,非众川也。
故自黄帝八代而生舜,武王克殷,求有妫之允满封于陈,是为胡公。

庾令楼中初见时,武昌春柳似腰肢。

相逢相笑尽如梦,为雨为云今不知。

【上篇】


世之言天者二道焉。
拘于昭昭者,则曰:“天与人实影响:祸必以罪降,福必以善徕,穷厄而呼必可闻,隐痛而祈必可答,如有物的然以宰者。
”故阴骘之说胜焉。

【其一】


昔年意气结群英,几度朝回一字行。


海北江南零落尽,两人相见洛阳城。


【其二】


自从云散各东西,每日欢娱却惨悽。

清江一曲柳千条,二十年前旧板桥。


曾与美人桥上别,恨无消息到今朝。

呜呼!至人以在生为传舍,以轩冕为傥来。
达于理者,未尝惑此。
昔予与君,论之详熟。

呜呼!自君之没,行已八月。
每一念至,忽忽犹疑。
今以丧来,使我临哭。

年方伯玉早,恨比四愁多。


会待休车骑,相随出罻罗。

世路山河险,君门烟雾深。
年年上高处,未省不伤心。

日午树阴正,独吟池上亭。


静看蜂教诲,闲想鹤仪形。


法酒调神气,清琴入性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