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继儒

明松江府华亭人,字仲醇,号眉公,又号糜公。诸生。志尚高雅,博学多通,少与同郡董其昌、王衡齐名。年二十九,取儒衣冠焚弃之,隐居小昆山,后居东佘山,杜门著述。工诗善文,短翰小词,皆极风致。书法苏、米,兼能绘事。董其昌久居词馆,书画妙天下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眼里无点灰尘,方可读书千卷;胸中没些渣滓,才能处世一番。
闭门阅佛书,开门接佳客,出门寻山水,此人生三乐。
灵天下有一言之微,而千古如新:一字之义,而百世如见者,安可泯灭之?放风、雷、雨、露,天之灵;山、川、民、物,地之灵;语、言、文、字,人之灵。
招客留宾,为欢可喜,未断尘世之扳援。
浇花种树,嗜好虽清,亦是道人之魔障。
豪杰向简淡中求,神仙从忠孝上起。
事理因人言而悟者,有悟还有迷,总不如自悟之了了。
意兴从外境而得者,有得还有失,总不如自得之休休。
风流得意,则才鬼独胜顽仙;孽债为烦,则芳魂毒于虐祟。
了心自了事,犹根拔而草不生;逃世不逃名,似膻存而蚋还集。
贫士肯济人,才是性天中惠泽;闹场能笃学,方为心地上工夫。
观世态之极幻,则浮云转有常情;咀世味之昏空,则流水翻多浓旨。
人言天不禁人富贵,而禁人清闲,人自不闲耳。
己情不可纵,当用逆之法制之,其道在一忍字。
人情不可拂,当用顺之法制之,其道在一恕字。
古之人如陈玉石于市肆,瑕瑜不掩。
今之人,如货古玩于时贾,真伪难知。
人生有书可读,有暇得读,有资能读,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,是谓善读书者,享世间清福,未有过于此也。
恩爱吾之仇也,富贵身之累也。
人常想病时,则尘心便减;人常想死时,则道念自生。
炫奇之疾,医以平易;英发之疾,医以深沉;阔大之疾,医以充实。
昨日之非不可留,留之则根烬复萌,而尘情终累乎理趣。
今日之是不可执,执之则渣滓未化,而理趣反转为欲根。
喜传语者,不可与语;好议事者,不可图事。
拨开世上尘氛,胸中自无火炎冰兢;消却心中鄙吝,眼前时有月到风来。
才子安心草舍者,足登玉堂;佳人适意蓬门者,堪贮金屋。
世人白昼寐语,苟能寐中作白昼语,可谓常惺惺矣。
至音不合众听,故伯牙绝弦;至宝不同众好,故卞和泣玉。
魑魅满前,笑著阮家无鬼论;炎嚣阅世,愁披刘氏北风图。
气夺山川,色结烟霞。
吟诗劣于讲书,骂座恶于足恭。
两而揆之,宁为薄幸狂夫,不作厚颜君子。
着履登山,翠微中独逢老衲;乘桴浮海,雪浪里群傍闲鸥。
才士不妨泛驾,辕下驹吾弗愿也;诤臣岂合模棱,殿上虎君无尤焉。
是技皆可成名天下,惟无技之人最苦;片技即足以自立天下,惟多技之人最劳。
名山乏侣,不解壁上芒鞋;好景无诗,虚怀囊中锦字。
觑破兴衰究竟,人我得失冰消;阅尽寂寞繁华,豪杰心肠灰冷。
宁为真士夫,不为假道学;宁为兰摧玉折,不作萧敷艾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