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滇海南云老岁华,世年不见故园花。
吟边索笑惊春晚,梦里寻香觉路赊。
冻夜明蟾清影瘦,抟风么凤绿毛斜。
风池冰未合,云林叶才雕。
小梅含紫萼,疏英缀青条。
飘香寒谷迥,静影月林遥。
石梁水落天波澄,渔人放獭如放鹰。
编筠作航来往便,往似飞梭来似箭。
蛟潭无极龙客幽,江空獭饥渔人愁。
倪子江村天草亭,望中云白见山青。
酒杯落魄春浮蚁,书卷纵横晚聚萤。
米芾船边虹贯月,张骞槎木水涵星。
金粟如来神影,青莲居士新词。
普陀岩瞑八功池。
宛与昆明相似。
滇海横波摇远天,青峰影在柁楼前。
汀蘋袅袅风色起,崖草凄凄春兴连。
渔父濯缨歌鼓枻,姹女当垆工数钱。
维正德四年,秋月三日,有吏目云自京来者,不知其名氏,携一子、一仆,将之任,过龙场,投宿土苗家。
予从篱落间望见之;阴雨昏黑,欲就问讯北来事,不果。
明早,遣人觇之,已行矣。
相送溪桥未隔年,相逢又过小春天。
忧时敢负君臣义?
念别羞为儿女怜。
道自升沉宁有定,心存气节不无偏。
世外烟霞亦许时,至今风致后人思。
却怀刘项当年事,不及山中一着棋。
浦之湾,其白漫漫。
彼美君子,在水之盘。
湾之浦,其白弥弥。
五旬三过九华山,一度阴寒一度雨。
此来天色稍晴明,忽复昏霾起亭午。
平生山水最多缘,独此相逢容有数。
春宵卧无相,月照五溪花。
掬水洗双眼,披云看九华。
岩头金佛国,树杪谪仙家。
青山滚滚如奔涛,铁船何处来停桡?人间刳木宁有此?疑是仙人之所操。
仙人一去已千载,山头日日长风号。
船头出土尚仿佛,后冈有石云船稍。
欧生诚楚人,但识庐山高,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。
若夫泰山,仰视恍惚,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,其已直出青天上?
我欲仿拟试作《泰山高》,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,笔底难具状。
扶舆磅礴元气钟,突兀半遮天地东。
绵绵圣学已千年,两字良知是口传。
欲识浑沦无斧凿,须从规矩出方圆。
不离日用常行内,直造先天未画前。
我祖死国事,肇禋在增城。
荒祠幸新复,适来奉初蒸。
亦有兄弟好,念言思一寻。
滁之水,入江流,江潮日复来滁州。
相思若潮水,来往何时休。
空相思,亦何益。
一年两度中秋节,两度中秋一样月。
两度当筵望月人,几人犹在几人别?
此后望月几中秋,此会中人知在否?
当筵莫惜殷勤望,我已衰年半白头。
凤雏生高岩,风雨摧其翼。
养疴深林中,百鸟惊辟易。
虞人视为妖,举网争弹弋。
呜呼,十日不雨兮,田且无禾。
一月不雨兮,川且无波。
一月不雨兮,民已为疴。
予有山林期,荏冉风尘际。
高秋送将归,神往迹还滞。
回车当盛年,养疴非遁世。
岁宴乡思切,客久亲旧疏。
卧疴闭空院,忽来故人车。
入门辩眉宇,喜定还惊吁。
积雨山途喜乍晴,暖云浮动水花明。
故园日与青春远,敝缊凉思白苎轻。
烟际卉衣窥绝栈,峰头戍角隐孤城。
九华之峰九十九,此语相传俗人口。
俗人眼浅见皮肤,焉测其中之所有?
我登华顶拂云雾,极目奇峰那有数?
巨壑中藏万玉林,大剑长枪攒武库。
有如智者深韬藏,复如淑女避谗妒。
扁舟除夕尚穷途,荆楚还怜俗未殊。
处处送神悬楮马,家家迎岁换桃符。
江醪信薄聊相慰,世路多歧漫自吁。
去年今日卧燕台,铜鼓中宵隐地雷。
月傍苑楼灯彩淡,风传阁道马蹄回。
炎荒万里频回首,羌笛三更谩自哀。
钟陵雪后市灯残,箫鼓江船发晓寒。
山水总怜南国好,才猷须济朔方艰。
彩衣得侍仙舟远,春色行应故里看。
王生兼养生,萧生颇慕禅。
迢迢数千里,拜我滁山前。
吾道既匪佛,吾学亦匪仙。
相别翻怜相见时,碧桃开尽桂花枝。
光阴如许成虚掷,世故摧人总不知。
云路不须朱绂去,归帆且得彩衣随。
毫厘何所辩?惟在公与私。
公私何所辩?天动与人为。
遗体岂不贵,践形乃无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