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七十今年是,连朝乐未休。


比邻更颂祷,亲党共迟留。


羊映红缠酒,花簪绛帕头。

处处稻分秧,家家麦上场。


敢悲身老大,独幸岁丰穰。


酪美朱樱熟,菰青角黍香。

仲秋四日雁横天,闭户垂帷意已便。


方叹今年时候早,夜深风雨更凄然。

少年喜追随,老大厌諠哗。


惭愧二三子,邀我行看花。


花开岂不好,时节亦云嘉。

一夕绕山秋,香露溘蒙菉。


新桥倚云阪,候虫嘶露朴。


洛南今已远,越衾谁为熟。

缙云新命诏初行,才是孤魂寿器成。


黄壤不知新雨露,粉书空换旧铭旌。


巨卿哭处云空断,阿骛归来月正明。

夜树风韵清,天河云彩轻。


故苑多露草,隔城闻鹤鸣。


摇落从此始,别离含远情。

巷陌风光纵赏时,笼纱未出马先嘶。
白头居士无呵殿,只有乘肩小女随。


花满市,月侵衣,少年情事老来悲。

一日不再饭,饭已八九眠。

忽忽返照闲,顿羸不可迁。

筋骸徽纆束,肺腑鼎铛煎。

客舍飞尘尚满鞯,却寻东路想茫然。


白头反哺秦乌侧,流血思归蜀鸟前。


今日相逢知怅望,几时能到与留连。

溪谷溅溅嫩水通,野田高下绿蒙茸。


和风满树笙簧杂,霁雪兼山粉黛重。


万里有家归尚隔,一廛无地去何从。

贱贫奔走食与衣,百日奔走一日归。


平生欢意苦不尽,正欲老大相因依。


空房萧瑟施穗帷,青灯半夜哭声稀。

凌歊台上青青麦。
姑熟堂前馀翰墨。
暂分一印管江山,稍为诸公分皂白。

玉霜生穗也。
渺洲云翠痕,雁绳低也。
层帘四垂也。

一日复一日,一朝复一朝。


只见有不如,不见有所超。


食作前日味,事作前日调。

绿杨接叶杏交花,嫩水新生尚露沙。


过了春江偶回首,隔江一片好人家。

道是春来早,如何未见春。


小桃三四点,偏报有情人。

江宽风紧折绵寒,滩多岸少上水船。


市何曾远船不近,意已先到灯明边。


夜投古寺冲泥入,湿薪烧作虫声泣。

魏阙春风里,王城晓日端。


三朝垂治象,万姓得荣观。


老稚看如堵,章程炳若丹。

春到东园恰□□,腊前闻已破南枝。


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旦元□□□诗。

东园把酒问东皇,何事梅花压众芳。


和靖当年一题品,到今几载句犹香。

谁占百花头上魁,花神推许□□□。


东园春信知多少,今日喜晴拚一来。

儿牵黄犊父担犁,社鼓迎神簇纸旗。


不是丰年那得此,今春大胜去春时。

偶看红梅到小园,凭栏送眼过前村。


山头茅屋隔孤树,篱外行人出半身。

李花十里纵长围,漏出桃花片子儿。


千丈越罗初水冻,中间一点涴燕脂。

庄里李花何似生,山头转处最分明。


轿中举首聊东望,不见花枝见雪城。

千万重山见复遮,两三点雨直还斜。


行穿锦巷入雪巷,看尽桃花到李花。

只爱酴醾雪作葩,不知雪后减金沙。


春归道是无情著,试看游丝舞落花。

九径阴阴一一穿,前谈后笑各欣然。


缓行不是身无力,满地残红不忍前。

兄弟相过看牡丹,牡丹看了看东园。


攀翻花木来还去,九径还行十八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