握中一寸毫,宝匣百炼金。
鉴貌不鉴道,写形宁写心。
古人固不识,今人或所钦。
石是青苔石,山非杳蔼山。
诸峰生镜里,小岭傍池间。
雨不因云出,门疑为客关。
李白不厌昭亭山,看尽飞鸟云独闲。
我今相送一怀想,想在谢公窗户间。
适从山中来,复向山中去。
为报山中人,莫厌山中住。
近城尘土多,乱尔烟霞趣。
霜风刮地如刀镰,鸟不远飞鱼已潜。
何况削发冷入骨,草屦不畏冰雪沾。
缘山涉水去几里,昼钵野饭谁来添。
春秋一万八千字,不问吴人楚人事。
佛衣儒谈世已罕,节行又与其徒异。
往来扬州三十年,曾见华堂荆棘地。
山高云在下,诸壑藏半空。
千重万重翠,正望落日中。
不知野僧归,石径寒易通。
独茧丝为弦,九窍珥为轸。
弹风松飕飕,听水流泯泯。
欣者举袖舞,悲者欲涕陨。
吹笛皆学龙,吹笙皆学凤。
又于笙笛间,高下不相中。
得其精者稀,得其粗者众。
来衣茶色袍,归变椹色服。
孤舟洞庭去,落日松江宿。
水烟晦琴徽,山月上岩屋。
砚取汉庙瓦,谁恤汉庙隳。
重古一如此,吾今对之悲。
既宝若圭璧,未知为用时。
背市面山色,平目观白云。
渔舟溪上歌,游客栏边闻。
俯檐翠柏瘦,蔓篱秋实蕡。
予心每淡泊,世路多变诈。
枭鸣与鵩怪,何用思弹射。
空山虽夜行,猛虎终不怕。
京都三月酴醾开,高架交垂自为洞。
素叶层层紫蕊香,酿归光禄春生瓮。
东陌西池走钿车,芳林广囿飞朱鞚。
南冈新路平,东岭新亭成。
岭上松万株,岭下泉一泓。
松未龙鳞老,泉曾虎迹行。
我从溪口来,正值山前雨。
湿衣逢梵宫,有僧善吴语。
天寒蜜已空,轩静竹可数。
春水冰欲开,傍岸已微释。
鱼寒未动鳞,兽渡时有迹。
篙师畏割舟,敲拉碎圭璧。
芦洲一点明,知有渔人泊。
江溟杳不分,谁方在高阁。
是时孤雁去,应认光中落。
不为潭上英,不助篱边醉。
独占兰杞邻,原头自荣悴。
陶令与太凿,逢人岂无意。
天外一尺峰,国中千仞岳。
重云不掩蔽,万里见头角。
世人看远碧,谁识产美璞。
崖竹出石壁,根瘦悬青蛇。
磔髯露老节,斫骨点寒花。
少年莫剪去,骑杀白鼻騧。
烟昏青栎道,风急隔溪钟。
征马未及息,猛虎前有踪。
寻声欲投宿,僮仆畏所逢。
潇湘归去人,正值江南春。
始愿逢拾羽,今乃见采蘋。
寄语柳使君,莫恨日已曛。
翠耸寒溪上,半隐寒松下。
水鸟立棱角,渊鱼游穴罅。
寻常置庭槛,琐细不知价。
古木少直枝,其下多曲影。
岂不爱高阴,奈此性所秉。
千重叶荟翳,谁愿憩日永。
幽谷有飞泉,入溪知几里。
跳珠溅木叶,激雨霏岩趾。
但无箕颍人,曾不吝洗耳。
望望佳人来,未来云已暮。
当时千里恨,不独看云故。
何此启虚堂,定知吟秀句。
驱马傍驰道,归自许西偏。
高车非旧贵,立避槐树边。
心虽欲往谒,仆馁行不前。
释子本乐静,宜不事物牵。
我惭姑苏守,复赏杼山然。
三岁与之别,其学已增前。
胥裴喜我至,冒雨夜出城。
灯前相对语,怪我面骨生。
为言憔悴志,因意多不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