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问渠田父定无饥,却道官人那得知。


未送太仓新玉粒,敢先云子滑流匙。

大熟仍教得大晴,今年又是一升平。


升平不在箫韶里,只在诸村打稻声。

至后寒梅未苦繁,腊前暖蝶已偷还。


隔林日射池光动,碎却池中倒影山。

尺棰西来垄亩中,驱驰力尽众兵冲。


旧封独守君臣义,故国长修俎豆容。


平日军声同破竹,少年心事喜摧锋。

菰蒲出没风波际,雁鸭飞鸣雾雨中。


应为高人爱吴越,故于齐鲁作南风。

花开南北一般红,路过江淮万里通。


飞盖靓妆迎客笑,鲜鱼白酒醉船中。

行到平湖意自宽,繁花仍得就船看。


回头却向吴侬说,从此远游心未阑。

终日舟行花尚多,清香无奈着人何。


更须月出波光净,卧听渔家荡桨歌。

出没悬流虽有道,凭陵险地本无心。


未能与物都无碍,咫尺清泉亦自深。

圯下相逢南北人,三邀不倦识天真。


十年却见谷城下,寂寞同收一梦身。

近通沂泗麻盐熟,远控江淮粳稻秋。


粗免尘泥污车脚,莫嫌菱蔓绕船头。


谋夫欲就桑田变,客意终便画舫游。

此生与物妄相仇,欲往长嫌苦见留。


浅濑何知向人恶,涨溪岂复为公流。


雨痕忽到工催客,风信初来转打头。

卷帆倚棹浅河津,忆泛长江步步新。


未免生涯寄风浪,不堪舟楫委埃尘。


往来欲就沙囊堰,深浅时看举策频。

碗子城边路,年来几度过。


山川认行色,花鸟熟鸣珂。


恋阙情何限,瞻云思转多。

人生可怜,流光一瞬,华表千年。
江山好处追游遍,古意翛然。
琵琶恨青衫乐天,洞箫寒赤壁坡仙。

首夏凉风生,朝树结晚色。


蒙蒙细雨交,惨惨原野黑。


衡门长藜莠,坏壁穿荆棘。

离居感时节,寤寐不遑安。


青灯晦壁角,檐溜如崩湍。


屈指计日月,殷忧集多端。

多雨损万物,草烂麦生耳。


青苔独得时,延蔓及堂戺。


晨兴视天宇,滴沥殊未已。

久晴思得雨,既雨久复厌。


广庭屯阴气,平陆就昏垫。


凄风吹人寒,朱火黯无燄。

青冥不可见,朱夏巳无多。


云木光浮没,川原气荡磨。


荒芜一将略,浩汗五湖波。

湿云看欲薄,阴气未全收。


日月昏昏见,鼋鼍頧頧浮。


虚檐腾肸蚃,坏壁涌蜉蝣。

白日迷阴陆,浓云没大荒。


雨深筠簟润,风度葛衣凉。


虎豹归林湿,鱼龙赴壑长。

积雨累十日,平湖添半篙。


风连箕毕动,云傍斗牛高。


水鹳巢林木,池鱼上野蒿。

草径如蛇绾,茅庐比斗宽。


溪声归夜响,山气入春寒。


且自师伊尹,毋劳说谢安。

趁暖行山径,寻幽过野亭。


雨开云气白,风动烧痕青。


桃树新生蕊,梅心小结形。

沟塍通谢墅,禹穴近龙宫。


两水沿平地,诸山在下风。


烟霞时出没,日月互西东。

去城悬九里,夹地出双溪。


傍水编茅屋,移花近药畦。


长年无客到,终日有猿啼。

贫居得幽僻,世事不相关。


诗思多因雨,闲情独爱山。


落花随水去,孤鹤望人还。

短策闲寻句,长歌独倚楼。


野云迷客思,花雨乱春愁。


论事思王猛,看书忆马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