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手种千株桃李树,参差半已成阴。
主人何事马骎骎。
二年江海路,空负种花心。

山半飞泉鸣玉佩,回波倒卷粼粼。
解巾聊濯十年尘。
青山应却怪,此段久无人。

自笑天涯无定准,飘然到处迟留。
兴阑却上五湖舟。
鲈莼新有味,碧树已惊秋。

三日疾风吹浩荡,绿芜未遍平沙。
约回残影射明霞。
水光遥泛坐,烟柳卧敧斜。

不与群芳争绝艳,化工自许寒梅。
一枝临晚照歌台。
眼明浑未见,弦管莫惊催。

学士园林人不到,传声欲问江梅。
曲阑清浅小池台。
已知春意近,为我著诗催。

潋滟湖光供一笑,未须醉日论千。
将军曾记旧临边。
野塘新水漫,烟岸藕如船。

三月莺花都过了,晓来雪片犹零。
嵩阳居士记行行。
西湖初水满,遥想縠纹生。

闻道安车来过我,百花未敢飘零。
疾催弦管送杯行。
五朝瞻旧老,挥麈听风生。

碧瓦新霜侵晓梦,黄花已过清秋。
风帆何处挂扁舟。
故人归欲尽,残日更回头。

梦里江南浑不记,祗君幽户难忘。
夜来急雪绕东堂。
竹窗松径里,何处问归航。

万点猩红将吐萼,嫣然迥出凡尘。
移来古寺种朱门。
明朝寒食了,又是一年春。

阆苑会仙侣,金钟低度,玉磬初敲。
松阴下、仙音一派风飘。
笙箫。

碧染长空池似镜,倚楼闲望凝情。
满衣红藕细香清。
象床珍簟,山障掩,玉琴横。

月色穿帘风入竹,倚屏双黛愁时。
砌花含露两三枝。
如啼恨脸,魂断损容仪。

幽闺小槛春光晚,柳浓花澹莺稀。
旧欢思想尚依依。
翠颦红敛,终日损芳菲。

九十日春都过了,寻常偶到江皋。
水容山态两相饶。
草平天一色,风暖燕双高。

知有阆风花解语,从来只许传闻。
光明休咏汉宫新。
拥身疑有月,衬步恨无云。

病里不知春早晚,惊心绿暗红稀。
起来初试薄罗衣。
多情海燕,还傍旧梁飞。

初破晓寒无限思,融融腊意全迷。
春工从此被人知。
不随蜂蝶,长伴玉蟾低。

难得今朝风日好,春光佳思平分。
虽然公子暗招魂。
其如抬眼看,都是旧时痕。

偶向凌歊台上望,春光已过三分。
江山重叠倍销魂。
风花飞有态,烟絮坠无痕。

十二高峰天外寒,竹梢轻拂仙坛。
宝衣行雨在云端,画帘深殿,香雾冷风残。


欲问楚王何处去,翠屏犹掩金鸾。

雨停荷芰逗浓香,岸边蝉噪垂杨。
物华空有旧池塘,不逢仙子,何处梦襄王。


珍簟对欹鸳枕冷,此来尘暗凄凉。

南来北去二三年,年去年来两鬓斑。


举世尽从愁里老,谁人肯向死前闲。


渔舟火影寒归浦,驿路铃声夜过山。

绿暗汀洲三月暮,落花风静帆收。
垂杨低映木兰舟。
半篙春水滑,一段夕阳愁。

身外闲愁空满眼,就中欢事常稀。
明年应赋送君诗。
试从今夜数,相会几多时。

自古齐山重九胜,登临梦想依依。
偶来恰值菊花时。
难逢开口笑,须插满头归。

十岁儿曹同砚席,华裾织翠如葱。
一生心事醉吟中。
相逢俱白首,无语对西风。

离别寻常今白首,更须竹雨萧萧。
不应都占世间豪。
清风居士手,杨柳洛城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