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碧树鸣蝉后,烟云改容光。


瑟然引秋气,芳草日夜黄。


夹道喧古槐,临池思垂杨。

寒夜阴云起,疏林宿鸟惊。


斜风闪灯影,迸雪打窗声。


竟夕不能寐,同年知此情。

散诞向阳眠,将闲敌地仙。


诗情茶助爽,药力酒能宣。


风碎竹间日,露明池底天。

乍起衣犹冷,微吟帽半欹。


霜凝南屋瓦,鸡唱后园枝。


洛水碧云晓,吴宫黄叶时。

庭晚初辨色,林秋微有声。


槿衰犹强笑,莲迥却多情。


檐燕归心动,韝鹰俊气生。

夜树风韵清,天河云彩轻。


故苑多露草,隔城闻鹤鸣。


摇落从此始,别离含远情。

松间风未起,万叶不自吟。


池上月未来,清辉同夕阴。


宫徵不独运,埙篪自相寻。

池馆今正好,主人何寂然。


白莲方出水,碧树未鸣蝉。


静室宵闻磬,斋厨晚绝烟。

洛下今修禊,群贤胜会稽。


盛筵陪玉铉,通籍尽金闺。


波上神仙妓,岸旁桃李蹊。

案头开缥帙,肘后检青囊。


唯有达生理,应无治老方。


减书存眼力,省事养心王。

何处春深好,春深稚子家。


争骑一竿竹,偷折四邻花。


笑击羊皮鼓,行牵犊颔车。

北固山边波浪,东都城里风尘。


世事不同心事,新人何似故人。

吟君叹逝双绝句,使我伤怀奏短歌。


世上空惊故人少,集中惟觉祭文多。


芳林新叶催陈叶,流水前波让后波。

高名大位能兼有,恣意遨游是特恩。


二室烟霞成步障,三川风物是家园。


晨窥苑树韶光动,晚度河桥春思繁。

从君勇断抛名后,世路荣枯见几回。


门外红尘人自走,瓮头清酒我初开。


三冬学任胸中有,万户侯须骨上来。

酒法众传吴米好,舞衣偏尚越罗轻。


动摇浮蚁香浓甚,装束轻鸿意态生。


阅曲定知能自适,举杯应叹不同倾。

薝卜林中黄土堆,罗襦绣黛已成灰。


芳魂虽死人不怕,蔓草逢春花自开。


幡盖向风疑舞袖,镜灯临晓似妆台。

柘枝本出楚王家,玉面添娇舞态奢。


松鬓改梳鸾凤髻,新衫别识斗鸡纱。


鼓催残拍腰身软,汗透罗衣雨点花。

久学文章含白凤,却因政事赐金鱼。


郡人未识闻谣咏,天子知名与诏书。


珍重贺诗呈锦绣,愿言归计并园庐。

元君后辈先零落,崔相同年不少留。


华屋坐来能几日,夜台归去便千秋。


背时犹自居三品,得老终须卜一丘。

吟君新什慰蹉跎,屈指同登耳顺科。


邓禹功成三纪事,孔融书就八年多。


已经将相谁能尔,抛却丞郎争奈何。

吴郡鱼书下紫宸,长安厩吏送朱轮。


二南风化承遗爱,八咏声名蹑后尘。


梁氏夫妻为寄客,陆家兄弟是州民。

才子声名白侍郎,风流虽老尚难当。


诗情逸似陶彭泽,斋日多如周太常。


矻矻将心求净法,时时偷眼看春光。

闲步南园烟雨晴,遥闻丝竹出墙声。


欲抛丹笔三川去,先教清商一部成。


花木手栽偏有兴,歌词自作别生情。

可怜五马风流地,暂辍金貂侍从才。


阁上掩书刘向去,门前修刺孔融来。


崤陵路静寒无雨,洛水桥长昼起雷。

养来鹦鹉觜初红,宜在朱楼绣户中。


频学唤人缘性慧,偏能识主为情通。


敛毛睡足难销日,亸翅愁时愿见风。

一政政官轧轧,一年年老骎骎。


身外名何足算,别来诗且同吟。

洛城洛城何日归,故人故人今转稀。


莫嗟雪里暂时别,终拟云间相逐飞。

报白君,别来已渡江南春。
江南春色何处好,燕子双飞故官道。


春城三百七十桥,夹岸朱楼隔柳条。

暑退人体轻,雨馀天色改。


荷珠贯索断,竹粉残妆在。


高僧扫室请,逸客登楼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