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思公何高,堆积自嵱嵷。


出为悲秋辞,万仞见孤耸。


念我老于诗,我发实种种。

我居西北地,秋无东南风。


木脱不塞望,高台空九重。


音尘安可得,鸿雁鸣霜中。

释子本乐静,宜不事物牵。


我惭姑苏守,复赏杼山然。


三岁与之别,其学已增前。

遥闻出舟望,始爱川原广。


春冰未破时,旋拉寒篙响。


鸣雁似相随,远日聊一仰。

云低未成雪,寒气已侵席。


冻醪倾白浊,乾果列紫赤。


风微时破面,亭敞宜张帟。

冬日晴且暖,林塘思净居。


往兴都未尽,遂经韩氏庐。


韩氏兄弟贤,各各趋义涂。

微生守贱贫,文字出肝胆。


一为清颍行,物象颇所览。


泊舟寒潭阴,野兴入秋菼。

湖边草树多,蠹叶已少色。


唯菊不畏霜,淡艳如有德。


自与兰并生,非因人所植。

一年一见最堪惜,百岁百夕能几多。


纵有明年似今夕,明年同会复如何。

寻常圆魄岂不好,竞爱今宵分外明。


明极只知无隔碍,谁言桂树向中生。

嘉卉得所托,植君之寝阳。


开荣同此春,淡艳自生光。


不为露益色,不为风尽香。

京洛多游好,相与岁月深。


虽同执一籥,吹曲各异音。


自微众音响,安感万物心。

吾与尔别未及旬,吾家依旧甑生尘。
闭门不出将谁亲,自持介独轻货珍。


盘餐岂有咸酸辛,苦吟辍寝昏继晨。

秋雾郁不开,曚昽夹溪树。


深枝尚宿禽,寒叶时惊露。


我居溪之阴,早景诚所慕。

城郭非清凉,山僧抱微疾。


又况三伏时,当兹一禅室。


炎飙正烁烁,溪水徒瑟瑟。

北峰压城苍,南岫缘溪绿。


谁知昔人游,尚想丛桂馥。


鸟兽安可群,呼鸣自为族。

昔爱伊与洛,今逢苕与霅。


南郭复西城,晓色明于甲。


尘缨庶可濯,白鸟谁来狎。

粉絮先春拂面翔,临风跃马到君堂。


县民将喜土膏起,令尹未惊农事忙。


疾呼小吏具山酌,便欲尽醉为诗狂。

客从东国来,山云犹在屦。


是时正穷腊,雁落溪阴暮。


投宿古城隅,雪迷松下路。

南国易悲愁,西风起高树。


枯荷复送雨,度雁宁知数。


欲问北来音,系书复若故。

客有袖中书,初凭春燕寄。


春燕不时来,秋鸿今始至。


水落蒲藻寒,悠悠江浦意。

主人门下客,寂寞在江涘。


我昨谢铜章,解组犹脱屣。


前日至朱方,正值春雨起。

上交执正道,下交守奇节。


当为兰死香,勿作竹枯裂。


试看温玉坚,何似春冰折。

我世本儒术,所谈圣人篇。


圣篇辟乎道,信谓天地根。


众贤发蕴奥,授业称专门。

安得采虚名,师道欲吾广。


虽然成术业,曾不计少长。


孔孟久已亡,富贵得亦傥。

在昔有言无不雠,故于嘉咏岂宜休。


出奇吴国将能战,探隐汉宫人戏阄。


吹笛梦来犹记曲,爱歌老去未忘讴。

春雨懒从年少狂,一生憔悴为诗忙。


不能屑屑随时辈,亦耻区区忆故乡。


白玉笛声亲府席,六幺花拍动衣香。

瓮面春醅压嫩蓝,盘中鹅䏑亦肥甘。


正宜醉梦轻为蝶,苦怕酬诗密似蚕。


病起羊公方隐几,归来陶令只乘篮。

去岁逢今日,雨寒田舍家。


系骢乌臼树,烧眼杜鹃花。


转坞泥塍滑,迷村草径叉。

山暖春烟重,林昏古寺藏。


溪流过晓涨,岭树见新行。


马去侵云迹,风来袭野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