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君先鲁东家,门户照千古。


文章固应尔,须鬣馀似处。


虽非蒙倛状,尚肖历国苦。

我诗如病骥,悲鸣向衰草。


有儿真骥子,一喷群马倒。


养气勿吟哦,声名忌太早。

平生无一女,谁复叹耳耳。


滞留生此儿,足慰周南史。


那知非真实,造化聊戏尔。

宝刀匣不见,但见龙雀环。


何曾斩蛟蛇,亦未切琅玕。


胡为穿窬辈,见之要领寒。

我生固多忧,肉食尝苦墨。


轩然就一笑,犹得好饮力。


闻君过云龙,对酒两静默。

湖上野芙蓉,含思愁脉脉。


娟然如静女,不肯傍阡陌。


诗人杳未来,霜艳冷难宅。

龙亦恋故居,百年尚来去。


至今雨雹夜,殿闇风缠雾。


而我弃乡国,大江忘北渡。

少年饮红裙,酒尽推不去。


呼来径山下,试与洗尘雾。


痴马惜障泥,临流不肯渡。

多君贵公子,爱山如爱色。


心随叶舟去,梦绕千山碧。


新诗到中路,令我喜折屐。

经旬卧斋阁,终日亲剂和。


不知雪已深,但觉寒无那。



飘萧窗纸鸣,堆压檐板堕。

梦断京华故倦游,只今芳草替人愁。


《阳关》莫作三叠唱,越女应须为我留。



看逸韵,自名流,青衫司马且江州。

三沐复三熏,佩玉怀明珠。


何至不自珍,欲效豕负涂。


传呼虽甚宠,正可夸群奴。

道士成金丹,青云可接翼。


小夫岂知此,危坐学数息。


如持一畚土,自谓河可塞。

少壮如昨日,忽已及耄期。


旧友散莫收,亦复少新知。


言归镜湖上,日日醉东篱。

有过当相规,有善当相告。


岂惟定新交,亦以笃旧好。


势利古所羞,置之勿复道。

士生始从学,取友实先务。


吾闻诸古人,倾盖有如故。


汉宫长生药,至取云表露。

是身如鼠穴太仓,七十始办求深藏。


扶衰复拜求旧诏,入对讲殿瞻颙昂。


期年蒙恩许谢病,家居更辱乡党敬。

吾幼从父师,所患经不明。


何尝效侯喜,欲取能诗声。


亦岂刘随州,五字矜长城。

德孙秀眉宇,慨然修初服。


枯肠贮诗书,十饭九不肉。


成童将觅举,想见袍立鹄。

久病卧江村,发白面黧黑。


艰难念温饱,日夜积涓滴。


聚壤粪园桑,荷锄耘垄麦。

岩石著幼舆,风月思玄度。


老子放浪心,常恐迫迟暮。


安得世外人,握手相与语。

寓形百年中,如臂屈伸顷。


少壮几何时,已复堕衰境。


老人喜自洁,临涧漱绿净。

舍北有渔矶,下临清溪流。


柳阴出朱桥,莲浦横兰舟。


莼丝二三亩,采掇供晨羞。

祠官粟一囊,不赡躯七尺。


前年蒙宽恩,例许乞骸骨。


联翩三儿子,俱作鹳雀碧。

三山镜湖上,出郭无十里。


结庐非所择,但取便薪水。


间亦出从宦,安能慕园绮。

旧絮补破襦,生薪续微火。


茕孤有冻死,自视亦已过。


邻翁冒风雪,斗酒持饮我。

暑耘日炙背,寒耕泥没脚。


众人占膏腴,我独治硗确。


力尽功未见,厥土但如昨。

少年去国时,不忍轻出昼。


晚归补省郎,但觉惭列宿。


人岂不自揣,幸矣老云岫。

人生天壤间,出处本异趣。


释耒入市朝,徒失邯郸步。


昔人亦有言,刻足以适屦。

倚墙有锄耰,当户有杼轴。


虽云生产薄,桑麻亦满目。


况承先人教,藏书令汝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