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凉飙呼不来,流汗方被体。


稀星乍明灭,暗水光弥弥。


香风过莲芡,惊枕裂鲂鳢。

【其一】


送客客已去,寻花花未开。


未能城里去,且复水边来。


父老借问我,使君安在哉。

三年走吴越,踏遍千重山。


朝随白云去,暮与栖鸦还。


翩如得木狖,飞步谁能攀。

朝从紫禁归,暮出青门去。


勿言城东陌,便是江南路。


扬鞭簇车马,挥手辞亲故。

清晨承诏命,丰岁阅田闾。


膏雨抽苗足,凉风吐穗初。


早禾黄错落,晚稻绿扶疏。

慕贤入室交先定,结援通家好复成。


新妇不嫌贫活计,娇孙同慰老心情。


洛桥歌酒今朝散,绛路风烟几日行。

老尹醉醺醺,来随年少群。


不忧头似雪,但喜稼如云。


岁望千箱积,秋怜五谷分。

翩翻乌帽出林坰,掠面风微酒半醒。


戍火难寻玉关梦,衣尘空愧草堂灵。


天晴山雪明城郭,水涨江流近驿亭。

翠霭横山澹日升,孤亭聊借曲栏凭。


霜威渐重江初缩,农事方休役可兴。


重阜护城高历历,千夫在野筑登登。

渺渺长江下估船,亭亭孤塔隐苍烟。


不堪异县萧条地,更遇初寒惨澹天。


巾褐已成归有约,箪瓢未足去无缘。

身如林下僧,处处常寄包。


家如梁上燕,岁岁旋作巢。


岂惟人所怜,顾影每自嘲。

玻瓈春作江水清,紫玉箫如雏凤鸣。


漏声不闻看灺烛,侠气未减欺飞觥。


单车万里信有数,二年三过宁忘情。

古人已去不可回,今人日夜归泉台。


浮生细看只此是,到死自苦何为哉。


矜名饰诈竟一世,忍寒触热忘其骸。

病鹤寒弥瘦,孤松老不枯。


非关畏轩冕,本自乐江湖。


古锦添诗句,羸骖入画图。

羁枕不成寐,羸骖晓出城。


驿门深闭草,苑树密藏莺。


老病安闲散,疏慵负圣明。

夜漏馀十刻,凉飔如九秋。


滩声聒酒醒,月色照人愁。


落魄悲孤宦,龙钟怯远游。

春分腊雪未全销,凛冽春寒气尚骄。


摄事初欣迎社燕,寻芳因得过溪桥。


清浮酒蚁醅初拨,暖入莺篁舌渐调。

拥旆西城一据鞍,耕夫初识劝农官。


鸦鸣日出林光动,野阔风摇麦浪寒。


渐暖绿杨才弄色,得晴丹杏不胜繁。

草暖云昏万里春,宫花拂面送行人。


自言汉剑当飞去,何事还车载病身。

雪下桂花稀,啼乌被弹归。


关水乘驴影,秦风帽带垂。


入乡试万里,无印自堪悲。

李子别上国,南山崆峒春。


不闻今夕鼓,差慰煎情人。


赵壹赋命薄,马卿家业贫。

关外寻君信马蹄,漫成诗句任天倪。


花枝到眼春相照,山色侵衣晚自迷。


今日笑谈还喜共,经年劳逸固难齐。

惯作野人多野兴,欲为时用少时材。


出城偶与沙尘背,转觉溪山入眼来。

朱颜苦留不肯住,白发正尔欺得人。


婵娟去作谁家妾,意气都成一聚尘。


今日牛羊上丘垄,当时近前左右嗔。

风鸣落意地,露著晚瓜田。


官道奔车气,经家煮枣烟。


穫人歌挃挃,公子骑翩翩。

暂出城门蹋青草,远于林下见春山。


应须韦杜家家到,只有今朝一日闲。

吾父先归吾未可,吾母已行犹顾我。


儿女喜归未解悲,我愁安得似儿痴。


墙头人看不须羡,居者那知行者叹。

梅于雪后较多花,草亦晴初忽几芽。


河冻落痕馀一寸,残冰阁在柳根沙。

未到江城已日斜,山烟白处是人家。


秋风毕竟无多巧,只把燕支滴蓼花。

温饱能消底,奔忙自作痴。


平生脚已茧,今日鬓将丝。


山刻霜馀骨,梅临水底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