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寒夜灯前赖酒壶,与君相对兴犹孤。


忠州刺史应闲卧,江水猿声睡得无。

何事相逢翻有泪,念君缘我到通州。


留君剩住君须住,我不自由君自由。

密宇深房小火炉,饭香鱼熟近中厨。


野人爱静仍耽寝,自问黄昏肯去无。

自笑今朝误夙兴,逢他御史疟相仍。


过君未起房门掩,深映寒窗一盏灯。

云阙朝回尘骑合,杏花春尽曲江闲。


怜君虽在城中住,不隔人家便是山。

二气俱生处,周家正立年。

岁星瞻北极,舜日照南天。

拜庆朝金殿,欢娱列绮筵。

“明月照积雪”、“大江流日夜”、“中天悬明月”、“黄河落日圆”,此种境界,可谓千古壮观。
求之于词,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,如《长相思》之“夜深千帐灯”,《如梦令》之“万帐穹庐人醉,星影摇摇欲坠”差近之。

“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
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?”“服食求神仙,多为药所误。
不如饮美酒,被服纨与素。

昭明太子称陶渊明诗“跌宕昭彰,独超众类。
抑扬爽朗,莫之与京”。
王无功称薛收赋“韵趣高奇,词义晦远。

欧九《浣溪沙》词“绿杨楼外出秋千”,晁补之谓只一“出”字,便后人所不能道。
余谓此本于正中《上行杯》词“柳外秋千出画墙”,但欧语尤工耳。

张皋文谓飞卿之词“深美闳约”,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。
刘融斋谓“飞卿精艳绝人”,差近之耳。

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,故能以奴仆命风月。
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,故能与花草共忧乐。

巷陌风光纵赏时,笼纱未出马先嘶。
白头居士无呵殿,只有乘肩小女随。


花满市,月侵衣,少年情事老来悲。

行看野气来方勇,卧听秋声落竟悭。


淅沥未生罗豆水,苍茫空失皖公山。


火耕又见无遗种,肉食何妨有厚颜。

试览镜湖物,中流到底清。


不知鲈鱼味,但识鸥鸟情。


帆得樵风送,春逢谷雨晴。

河县柳林边,河桥晚泊船。


文叨才子会,官喜故人连。


笑语同今夕,轻肥异往年。

言避一时暑,池亭五月开。


喜逢金马客,同饮玉人杯。


舞鹤乘轩至,游鱼拥钓来。

槠楠无冬春,柯叶连峰稠。


阴壁下苍黑,烟含清江楼。


景开独沿曳,响答随兴酬。

攀槛朱云头未白,不知流落向何州。


空馀前日学书地,小阁红蕖取意秋。

孟子曰:“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
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
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

孟子曰:“人皆有所不忍,达之于其所忍,仁也;人皆有所不为,达之于其所为,义也。
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,而仁不可胜用也;人能充无穿逾之心,而义不可胜用也。
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,无所往而不为义也。

孟子谓高子曰:“山径之蹊间,介然用之而成路。
为间不用,则茅塞之矣。
今茅塞子之心矣。

孟子曰:“好名之人,能让千乘之国;苟非其人,箪食豆羹见于色。

公孙丑曰:“道则高矣,美矣,宜若登天然,似不可及也;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?”

孟子曰:“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,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。
君子引而不发,跃如也。
中道而立,能者从之。

公孙丑曰:“伊尹曰:‘予不狎于不顺。
’放太甲于桐,民大悦。
太甲贤。

孟子曰:“广土众民,君子欲之,所乐不存焉。
中天下而立,定四海之民,君子乐之,所性不存焉。
君子所性,虽大行不加焉,虽穷居不损焉,分定故也。

孟子曰:“附之以韩魏之家,如其自视欿然,则过人远矣。

白圭曰:“丹之治水也愈于禹。
”孟子曰:“子过矣。
禹之治水,水之道也。

孟子曰:“羿之教人射,必志于彀;学者亦必志于彀。
大匠诲人,必以规矩;学者亦必以规矩。

孟子曰:“五谷者,种之美者也;苟为不熟,不如荑稗。
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