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少时业诗书,慕古不自量。


晨暮间弦诵,左右纷朱黄。


积书山崇崇,探义海茫茫。

腊雪瑞丰登,春雨相发生。


二者皆可贺,爱此打窗声。


披衣起静听,萧萧乱疏更。

随计当时入帝城,笙歌灯火夜连明。


宁知六十馀年后,老眼重来看太平。

客中得友绝清真,盖未倾时意已亲。


枕冷不知清夜梦,眼明喜见老成人。


河倾斗落三传漏,雾散云归两幻身。

枕痕著面眼芒羊,欲起元无抵死忙。


拥被却寻初断梦,掩屏重拨欲残香。


雪云虽散寒犹紧,春意将回昼已长。

西游邂逅得诸君,落笔千言酒百分。


聚散亦知元有数,死生岂料不相闻。


平羌空忆吟江月,小益何由度栈云。

送客沙头落日催,遥看重阁更同来。


清尊与闷都倾尽,倦马和诗总勒回。


憔悴远游悲骑省,豪华前事记章台。

假馆犹三日,还家甫四旬。


昏眸云雾隔,衰鬓雪霜新。


尊酒虽慵近,囊诗却未贫。

萧寺驮经马,元从竺国来。


空知有善相,不解走章台。

十二层楼敞画檐,连云歌尽草纤纤。


空堂病怯阶前月,燕子嗔垂一竹帘。

家袭韦平身业文,素风清白至今贫。


南宫通籍新郎吏,西候从戎旧主人。


城外草黄秋有雪,烽头烟静虏无尘。

急管清弄频,舞衣才揽结。


含情独摇手,双袖参差列。


騕袅柳牵丝,炫转风回雪。

闻道卢明府,闲行咏洛神。


浪圆疑靥笑,波斗忆眉颦。


蹀躞桥头马,空蒙水上尘。

近体诗体制,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,律诗次之,排律最下。
盖此体于寄兴言情,两无所当,殆有韵之骈体文耳。
词中小令如绝句,长调似律诗,若长调之《百字令》、《沁园春》等,则近于排律矣。

介存谓梦窗词之佳者,如“水光云影,摇荡绿波,抚玩无极,迫寻已远。
”余览《梦窗甲乙丙丁稿》中,实无足当此者。

白石写景之作,如「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、冷月无声」,「数峰清苦,商略黄昏雨」,「高树晚蝉,说西风消息」,虽格韵高绝,然如雾里看花,终隔一层。
梅溪、梦窗诸家写景之病,皆在一「隔」字。
北宋风流,渡江遂绝。

少游词境最凄婉。
至“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
”则变而凄厉矣。

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,而堂庑特大,开北宋一代风气。
与中、后二主词皆在《花间》范围之外,宜《花间集》中不登其只字也。

空庭得秋长漫漫,寒露入幕愁衣单。


喧喧人语已成市,白日未到扶桑间。


永怀所好却成梦,玉色仿佛开心颜。

沅江流水到辰阳,溪口逢君驿路长。


远谪谁知望雷雨,明年春水共还乡。

仁祖康四海,本朝盛文章。


苏郎如虎豹,孤啸翰墨场。


风流映海岱,俊锋不可当。

盆成括仕于齐,孟子曰:“死矣盆成括!”


盆成括见杀,门人问曰:“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?”


曰:“其为人也小有才,未闻君子之大道也,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。

貉稽曰:“稽大不理于口。

孟子曰:“无伤也。
士憎兹多口。

齐宣王欲短丧。
公孙丑曰:“为期之丧,犹愈于已乎?”


孟子曰:“是犹或紾其兄之臂,子谓之姑徐徐云尔,亦教之孝弟而已矣。
”王子有其母死者,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。

孟子曰:“有为者辟若掘井,掘井九轫而不及泉,犹为弃井也。

孟子曰:“有事君人者,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;有安社稷臣者,以安社稷为悦者也;有天民者,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;有大人者,正己而物正者也。

孟子曰:“五谷者,种之美者也;苟为不熟,不如荑稗。
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。

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入,孔子贤之。
颜子当乱世,居于陋巷。
一箪食,一瓢饮。

孟子曰:“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,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。
舜明于庶物,察于人伦,由仁义行,非行仁义也。

孟子曰:“事孰为大?事亲为大;守孰为大?守身为大。
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,吾闻之矣;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,吾未之闻也。
孰不为事?事亲,事之本也;孰不为守?守身,守之本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