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身似头陀不出家,杜陵归老有桑麻。


茶煎小鼎初翻浪,灯映寒窗自结花。


残药渐离愁境界,乱书重理淡生涯。

身是人间一老樵,城南烟水寄迢迢。


寻人偶到金家畯,取米时经杜浦桥。


小市孤村鸡喔喔,断山幽谷雨萧萧。

击壤林间送此生,欣欣东作到西成。


泥深宿麦苗初长,叶落柔桑眼已生。


枹鼓无声盗衰息,文书简出吏清平。

华佗囊书久已焚,思邈玉函秘不闻。


从医火攻固下策,遣化饭香方普熏。


触人正自坐愚直,学道今当输拙勤。

斯世本无事,古人谁与归。


屏除闲麈尾,收拾旧蓑衣。


浩浩观空劫,拳拳讼昨非。

万古无穷梦,馀年欲散云。


身虽迫衰谢,学未废锄耘。


开卷多新得,逢人有旧闻。

寓世年虽往,安心疾已平。


每思丹灶冷,宜觉世缘轻。


布被鸡催晓,蓬窗鹊噪晴。

穷阨非由命,从来作计疏。


妄营资鬼笑,多爱夺狐书。


何事能陶写,惟当尽破除。

渡水得鱼舍,乞浆敲竹扉。


地偏花带恨,林暖鸟忘归。


独往非违世,幽居自息机。

轻装两衣笈,假寝一胡床。


唤渡江楼下,逢僧县驿傍。


横林生夕霭,孤蝶弄秋光。

藿食筋骸惫,林庐岁月侵。


道穷思故友,力尽悔初心。


浩浩天知我,悠悠后视今。

原野无闲土,乡闾有老人。


疾平行已健,秋晚醉差频。


啄黍黄鸡嫩,迎霜紫蟹新。

何许是吾庐,南临古镜湖。


园林垂橘柚,门巷落楸梧。


床稳龟无息,巢新鹤有雏。

旬日雨频作,一年秋又残。


光阴不少贷,怀抱若为宽。


小瓮聊寻醉,疏砧已戒寒。

伐性无蛾眉,腐肠无旨酒。


斋居亦得疾,果无第一手。


才不如嵇康,疏懒则过之。

半年不读书,顾影疑非我。


乃知百年中,如此过亦可。


书能作汝祟,识字果非福。

少小喜读书,终夜守短檠。


其实无甚解,不幸误有声。


劳苦亦何得,空失东皋耕。

昔自京口归,卜居得剡曲。


地偏无市人,民淳有古俗。


陋屋仅结茆,粗饭财脱粟。

客舟挂烟帆,千里过楚都。


七泽渺无际,大不数具区。


浪翻出长蛟,云拆浮天吴。

昔戍西陲时,凭高望中原。


愿欲乘天风,往吊绮与园。


有志莫能遂,怅望商山魂。

入蜀过匡庐,秋风宿东林。


月出断山口,满窗松竹阴。


袅袅一枝烛,道人语夜深。

癸亥辞修门,拜赐散人号。


一出非本心,欢喜归祭灶。


故乡多名山,幸得遂所好。

还乡老未死,举目少耆宿。


邑屋亦或非,所馀但乔木。


曩时列鼎家,今不饱半菽。

我昔挥短楫,终年钓吴松。


亦尝携长镵,采药玉霄峰。


为计晚大缪,朝路偶见容。

上世本为农,辍耕业诗书。


我少学不成,固应返其初。


冥冥不自揣,乡校参群居。

总角入家塾,学经至豳诗。


治道本耕桑,此理在不疑。


今兹垂九十,谢事居海涯。

二十游名场,最号才智下。


蹭蹬六十年,亦有茆一把。


典衣租黄犊,乘雨耕绿野。

行年过八十,形悴神则旺。


往来江湖间,垂老犹疏放。


沧波浩无津,天遣遂微尚。

隐书有三景,字字当力行。


寸地与尺宅,可以久汝生。


溯流归昆虚,坚守临长城。

稚川师郑君,才及一卷书。


书大仅如箸,度世盖有馀。


想其所论说,妙极轩昊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