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言石曾非石上生,名兰乃是兰之类。


疗疴炎帝与书功,纫佩楚臣空有意。

陆生声誉在云间,来预簪裾谒帝颜。

冠剑有容夔与禼,文章全盛马兼班。

耽耽玉宇龙缠栋,蔼蔼金铺兽啮环。

黄花秋草满荒台,联马鸣珂未欲回。


上苑自将驰道隔,高林空望白云开。


荐肴已去纱笼幂,赐酝新从蚁瓮来。

作诗无古今,唯造平淡难。


譬身有两目,瞭然瞻视端。


邵南有遗风,源流应未殚。

高陵自可眺,况复更层楼。


峨峨众山翠,活活寒溪流。


新篁未扫箨,缘险已修修。

当时交友都无几,欲问欢娱亦异今。


花接上林新木变,水分清洛旧池深。


嵯峨嵩色云常在,窈窕宫墙草又侵。

主人凤皇池,二客天禄阁。


共来东轩饮,高轮杂谈谑。


南笼养白鹇,北笼养孔雀。

我谓蓬瀛客,清切不畏炎。


及观秋兴篇,无远此穷阎。


乃知天地大,节候无爱嫌。

会稽迎太守,舟屋画粉雘。


前舟载图书,后舟载女乐。


月出镜湖心,长笛使孤作。

寒溪浸楮舂夜月,敲冰举帘匀割脂。


焙乾坚滑若铺玉,一幅百钱曾不疑。


江南老人有在者,为予尝说江南时。

芸香闲秘秩,苏合著新裘。


公子言归日,天王赐问优。


治分周太宰,礼重汉诸侯。

李白不厌昭亭山,看尽飞鸟云独闲。


我今相送一怀想,想在谢公窗户间。

昨日匈奴来告哀,殿门不识桃花开。


今闻君去作吊使,正值雁嘷从北回。


风卷黄云无远近,山留白雪犹枯荄。

浅绽燕脂紫蜡芳,深斟吴酎白琼觞。


凤池人忆去年艳,雉省客无今日狂。


仿佛物华先上苑,依俙歌吹下昭阳。

清秋三黄鹄,举翼东来飞。


鸣声既相呼,烟水亦相依。


蓬池不暂止,太液未言归。

君同黄鹄游海峤,我学白云归帝乡。


已爱健翅自鼓舞,谁怜孤影犹飘扬。


字得相从在霄汉,于今留滞嗟絷缰。

太守幡旗近国门,州民迎望若云屯。


家风自有东阳咏,主道新移北海樽。


红锦臂韝观粉质,涂金珂勒驾朱轩。

混混拍堤瓜蔓水,轩轩衔尾挂樯船。


使君东下只朝夕,父老走迎无后先。


古堞秋耕拾铜镞,长淮瀑雨入壕莲。

朱旗画舸一百尺,五月长江水拍天。


稳去先应望庐岳,暂来谁复见龙泉。


阁经吏部重为记,山识吴王旧铸钱。

禹书贡厥包,未知黄柑美。


竞传洞庭熟,又莫永嘉比。


适观隐侯诗,获此殊可喜。

淮南木老霜欲飞,顺令恐纵诸侯威。


命书才出邸掾竭,已见衣绣车迎归。


乐莫我听筵莫迓,清如蟾蜍夜吐晖。

亭栏下望汉江水,净绿无风写镜明。


日脚穿云射洲影,槎头摆子出潭声。


樯帆落处远乡思,砧杵动时归客情。

持节共知过碣石,衔芦相背有飞鸿。


地寒狐腋著不暖,沙阔马蹄行未穷。


陇上牛羊冲密霰,帐前徒御立酸风。

重本恤刑天子圣,舟车持诏使臣贤。


部中汉吏无冤狱,葑上吴人益美田。


重过故乡逢故老,一闻鸣鹤访山川。

淮南尚喜风流在,客有殷勤载酒过。


不醉不归情可见,相看相笑意如何。


瞭眸自解持高论,长颈稀逢缺善歌。

已具扁舟访使君,忽逢春雨起淮濆。


花寒蛱蝶犹相守,水冷鸳鸯不暂分。


况约他时来寄迹,何须今日去论文。

相公秉文武,视卒如婴儿。


今往佐其军,岂不重抚绥。


我有愚者虑,赠君临路岐。

谢公下车日,郡内一登望。


昭亭山苍苍,寒溪水瀁瀁。


句清宛微浑,三洲分细浪。

燕山常苦寒,汉使涉穷腊。


路长人马愁,风急沙霰杂。


宿造毡庐开,行逢猎骑合。

慕君才行美,风义亦倜傥。


在远恨未逢,既近不屡往。


非以近为轻,恃易遂成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