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循山西北骛,崎岖几经丘。


前行荒蹊断,豁见清溪流。


一涉台殿古,再涉川原幽。

连山西南来,中断还崛起。


干霄几千仞,据地三百里。


飞峰上灵秀,众壑下清美。

予生千载后,尚友千载前。


每寻高士传,独叹渊明贤。


及此逢醉石,谓言公所眠。

金轮紫霄上,宝界鸾溪边。


往昔王内史,愿香有馀烟。


千年今一归,景物还依然。

高士昔遗世,筑室苍崖阴。


朝真石坛峻,炼药古井深。


结交五柳翁,屡赏无弦琴。

奇哉康山阳,双剑屹对起。


上有横飞云,下有瀑布水。


崩腾复璀璨,佳丽更雄伟。

休沐聊命驾,驾言何所之。


行寻庆云寺,想像昭陵时。


门前杉径深,屋后杉色奇。

空山龙卧处,苍峭神所凿。


下有寒潭幽,上有明河落。


我来爱佳名,小筑寄幽壑。

凌兢度三峡,窈窕复一原。


绝壁拥苍翠,奔流逝潺湲。


闻昔避世人,寄此茅三间。

城中东北望,五老何苍苍。


下有前朝寺,一原颇深藏。


门前林涧幽,屋后云木荒。

双剑峰高削玉成,芒寒色淬晓霜清。


脑脂压眼人高卧,谁斩天骄致太平。

山神呵护宝云遮,俨若腾空两镆铘。


光彩飞名镇千古,望中肝胆落奸邪。

兀兀山行无处归,山中猛虎识棕衣。


俗客欲寻应不遇,云溪道士见犹稀。

炉峰绝顶楚云衔,楚客东归栖此岩。


彭蠡湖边香橘柚,浔阳郭外暗枫杉。


青山不断三湘道,飞鸟空随万里帆。

狂僧不为酒,狂笔自通天。


将书云霞片,直至清明巅。


手中飞黑电,象外泻玄泉。

静境无浊氛,清雨零碧云。


千山不隐响,一叶动亦闻。


即此佳志士,精微谁相群。

建城市中有狂人,纵酒骂市无与亲。


敲门访我何逡巡,头蓬面垢气甚真。


截河引水登昆仑,下洗尺宅骨髓匀。

五老相携欲上天,玄猿白鹤尽疑仙。


浮云有意藏山顶,流水无声入稻田。


古木微风时起籁,诸峰落日尽生烟。

三峡波涛饱溯沿,过桥雷电记当年。


江声仿佛瞿唐口,石角参差滟滪前。


应有夜猿啼古木,已将秋叶作归船。

万木青杉一手栽,满堂白佛九天来。


涓涓石溜供厨足,矗矗山屏绕寺开。


半榻松阴秋簟冷,一杯香饭午钟催。

来听归宗早晚钟,疲劳懒上紫霄峰。


墨池漫叠溪中石,白塔微分岭上松。


佛宇争推一山甲,僧厨坐待十方供。

山行但觉鸟声殊,渐近神仙简寂居。

门外长溪净客足,山腰苦笋助盘蔬。

乔松定有藏丹处,大石仍存拜斗馀。

山上流泉自作溪,行逢石缺泻虹霓。


定知云外波澜阔,飞到峰前本末齐。


入海明河惊照曜,倚天长剑失提携。

山回不见落银潢,馀溜喧豗响石塘。


目乱珠玑溅空谷,足寒雷电绕飞梁。


入瓶铜鼎春茶白,接竹斋厨午饭香。

此山岩谷不知重,赤眼浮图自一峰。


芒蹻随僧践黄叶,晓光消雪堕长松。


石泉试饮先师锡,午饭归寻下寺钟。

忆自栖贤夜入城,道边兰若一僧迎。


偶然不到终遗恨,特地来游慰昔情。


海外声闻安至此,堂中天鼓为谁鸣。

当年五月访庐山,山翠溪声寝食间。


藤杖复随春色到,寒泉顿与客心闲。


岩头悬布煎茶足,峡口惊雷泛叶悭。

肩舆已弃蹑风骓,旧物仍存杨柳枝。


一曲清歌近尤好,五陵故态未全衰。

元丰三年,余得罪迁高安。
夏六月,过庐山,知其胜而不敢留。
留二日,涉其山之阳,入栖贤谷。

二千里往回似梦,四十年今昔如浮。


去矣莫久留桑下,归欤来共煨芋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