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汉中开汉业,问此地、是耶非?


想剑指三秦,君王得意,一战东归。


追亡事、今不见,但山川满目泪沾衣。


落日胡尘未断,西风塞马空肥。

剑溪之南有佳处,山灵尸之不轻付。
张公鼻祖晋司空,谈笑得地开窗户。


溪光如镜新拂拭,白云青嶂无朝暮。

数竿苍翠写生绡,寄我公斋伴寂寥。


不待雪霜常凛凛,虽无风雨自萧萧。


嗟予心志俱憔悴,羡子文章骋富饶。

看垂杨连苑,杜若侵沙,愁损未归眼。
信马青楼去,重帘下,娉婷人妙飞燕。
翠尊共款。

一梦章江已十年,故人重见想皤然。


只应两岸当时柳,能到春来尚可怜。

万屋相夸漆与丹,笑歌长在绮纨间。

彩船春戏城边水,画烛秋寻寺外山。

忆我屡随游客入,喜君今赴辟书还。

攲枕狂歌击唾壶,直将轩冕等锱铢。


醉乡岐路君知否,不似人间足畏涂。

收拾乾坤付一壶,世间无物直锱铢。


醉乡旧业抛来久,更欲因君稍问涂。

高山流水意无穷,三尺空弦膝上桐。


默默此时谁会得,坐凭江阁看飞鸿。

池雨含烟暝不收,草根长见水交流。


爱君古锦囊中句,解道今秋似去秋。

逸少池边有一丘,西山南浦惯曾游。


残年归去终无乐,闻说章江即泪流。

风力萧萧吹短衣,茅檐霜日淡晖晖。


天寒塞北雁行落,岁晚大梁书信稀。


湖稻初舂云子白,家鸡正有稿头肥。

暮雪霏霏若撒盐,须知千陇麦纤纤。

梦阑半枕听飘瓦,晓起高堂看入帘。

剩与月明分夜砌,即成春溜滴晴檐。

云容天影水中摇,分坐船舷似小桥。


联句敏于山吐月,举觞疾甚海吞潮。


兴来活脔牛心熟,醉罢红炉鸭脚焦。

渡江羁宦襄江北,红尘染尽春衫色。


春畬辍耕草苒苒,瘦妻病馀废组织。


官仓得粟何常饱,清夜饥肠吟唧唧。

竹鸡相呼泥滑滑,夜雨连明溪涨阔。


门前马作远行嘶,乃是张侯来访别。


入门下马未暖席,猛如秋鹰欲飞掣。

曹侯黄须便弓马,从军赋诗横槊间。


阿瞒文武如兕虎,远孙风气犹斑斑。


昨解弓刀丞太仆,坐看收驹十二闲。

车如鸡栖马如狗,闭门常多出门少。


去天尺五张公子,官居城南池馆好。


健儿快马紫游缰,迎我不知沙路长。

十年醉锦幄,酴醾照金沙。


敧眠春风底,不去留君家。


是时应门儿,紫兰茁其芽。

风入村墟摇酒旆,云埋行径罢樵苏。


狐裘年少宜追猎,正有饥鹰待一呼。

雪后凭高望洛都,万峰遮眼白模糊。


相将阆苑楼台上,展尽山阴水墨图。

君家玉女从小见,闻道如今画不成。


剪裁似借天女手,萱草石榴偏眼明。

沈水衣笼白玉苗,不蒙湔拂苦无聊。


烦君斫取西庄柳,扶起春风十万条。

闻君寺后野梅发,香蜜染成宫样黄。


不拟折来遮老眼,欲知春色到池塘。

浮蛆琰琰动春醅,张仲临津许鲙材。


盐豉欲催莼菜熟,霜鳞未贯柳条来。


日晴鱼网应曾晒,风软河冰必暂开。

好在张公子,清秋应苦吟。


衣穿慈母线,囊罄旅人金。


早晚辞天阙,归来慰陆沈。

屏山十论抉圣心,甘老十论刮古今。
古今刮得都见髓,持献玉工逢刖趾。


玉皇左相华阳封,上与阿旦双周公。

只道今春不肯晴,已晴谁遣不郊行。


忍违花底提壶语,不虑屋头鸠妇鸣。

百花亭下花如海,子厚宅前溪似油。


幕下风流法曹掾,坐窗犹未作遨头。

相过宁嫌数,未行先畏辞。


要宽千里别,犹费几篇诗。


意得翻难售,声希只自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