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栉沐事朝谒,中门初动关。


盛服去尚早,假寐须臾间。


钟声发东寺,夜色藏南山。

闻君梦游仙,轻举超世雰。


握持尊皇节,统卫吏兵军。


灵旗星月象,天衣龙凤纹。

君歌仙氏真,我歌慈氏真。


慈氏发真念,念此阎浮人。


左命大迦叶,右召桓提因。

四月一日天,花稀叶阴薄。


泥新燕影忙,蜜熟蜂声乐。


麦风低冉冉,稻水平漠漠。

我为江司马,君为荆判司。


俱当愁悴日,始识虚舟师。


师年三十馀,白皙好容仪。

通州海内恓惶地,司马人间冗长官。


伤鸟有弦惊不定,卧龙无水动应难。


剑埋狱底谁深掘,松偃霜中尽冷看。

人稀地僻医巫少,夏旱秋霖瘴疟多。


老去一身须爱惜,别来四体得如何。


侏儒饱笑东方朔,薏苡谗忧马伏波。

匼匝巅山万仞馀,人家应似甑中居。


寅年篱下多逢虎,亥日沙头始卖鱼。


衣斑梅雨长须熨,米涩畬田不解锄。

来书子细说通州,州在山根峡岸头。


四面千重火云合,中心一道瘴江流。


虫蛇白昼拦官道,蚊蚋黄昏扑郡楼。

叶下湖又波,秋风此时至。


谁知濩落心,先纳萧条气。


推移感流岁,漂泊思同志。

去国日已远,喜逢物似人。

如何含此意,江上坐思君。

有如河岳气,相合方氛氲。

君游襄阳日,我在长安住。


今君在通州,我过襄阳去。


襄阳九里郭,楼堞连云树。

江州望通州,天涯与地末。


有山万丈高,有江千里阔。


间之以云雾,飞鸟不可越。

沣头峡口钱唐岸,三别都经二十年。


且喜筋骸俱健在,勿嫌须鬓各皤然。


君归北阙朝天帝,我住东京作地仙。

眼闇头风事事妨,绕篱新菊为谁黄。


闲游日久心慵倦,痛饮年深肺损伤。


吴郡两回逢九月,越州四度见重阳。

烟渚云帆处处通,飘然舟似入虚空。


玉杯浅酌巡初匝,金管徐吹曲未终。


黄夹缬林寒有叶,碧琉璃水净无风。

相看鬓似丝,始作弄璋诗。


且有承家望,谁论得力时。


莫兴三日叹,犹胜七年迟。

青阳行已半,白日坐将徂。


越国强仍大,稽城高且孤。


利饶盐煮海,名胜水澄湖。

腥血与荤蔬,停来一月馀。


肌肤虽瘦损,方寸任清虚。


体适通宵坐,头慵隔日梳。

娃馆松江北,稽城浙水东。


屈君为长吏,伴我作衰翁。


旌旆知非远,烟云望不通。

今在岂有相逢日,未死应无暂忘时。


从此三篇收泪后,终身无复更吟诗。

新诗绝笔声名歇,旧卷生尘箧笥深。


时向歌中闻一句,未容倾耳已伤心。

别时十七今头白,恼乱君心三十年。


垂老休吟花月句,恐君更结后身缘。

三乡过日君年几,今日君年五十馀。


不独年催身亦变,校书郎变作尚书。

文章卓荦生无敌,风骨英灵殁有神。


哭送咸阳北原上,可能随例作灰尘。

八月凉风吹白幕,寝门廊下哭微之。


妻孥朋友来相吊,唯道皇天无所知。

写了吟看满卷愁,浅红笺纸小银钩。


未容寄与微之去,已被人传到越州。

君颜贵茂不清羸,君句雄华不苦悲。


何事遣君还似我,髭须早白亦无儿。

洛阳陌上少交亲,履道城边欲暮春。


崔在吴兴元在越,出门骑马觅何人。

忆君我正泊行舟,望我君应上郡楼。


万里月明同此夜,黄河东面海西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