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知掩山扉三十秋,鱼须翠碧弃床头。


莫道谢公方在郡,五言今日为君休。

养病惬清夏,郊园敷卉木。


窗夕含涧凉,雨馀爱筠绿。


披怀始高咏,对琴转幽独。

同宿高斋换时节,共看移石复栽杉。


送君江浦已惆怅,更上西楼看远帆。

江风处处尽,旦暮水空波。


摇落行人去,云山向越多。


陈蕃悬榻待,谢客枉帆过。

方从大夫后,南去会稽行。


淼淼沧江外,青青春草生。


芸香辞乱事,梅吹听军声。

芸香误比荆山玉,那似登科甲乙年。


澹地鲜风将绮思,飘花散蕊媚青天。

公子翩翩说校书,玉弓金勒紫绡裾。


玄成莫便骄名誉,文采风流定不如。

长安车马道,高槐结浮阴。


下有名利人,一人千万心。


黄鹄多远势,沧溟无近浔。

地脊亚为崖,耸出冥冥中。


楼根插迥云,殿翼翔危空。


前山胎元气,灵异生不穷。

长安别离道,宛在东南隅。


寒草根未死,愁人心已枯。


促促水上景,遥遥天际途。

隐咏不夸俗,问禅徒净居。


翻将白云字,寄向青莲书。


拟古投松坐,就明开纸疏。

病后浊醪都少味,老来欢意苦无多。


临行寂寞空相对,不作新诗奈客何。

百家小邑万重山,惭愧斯民爱长官。


粳稻如云梨枣熟,暂留聊复为加餐。

读书犹记少年狂,万卷纵横晒腹囊。


奔走半生头欲白,今年始得校书郎。

东壁星宫馆列仙,一麾苦欲近田园。


宅家但宝千金鉴,臣辈何辞万里船。


京洛知心尘鞅里,江吴携手暮帆边。

年丰方共庆,岁晚客他之。


吏事朝还暮,人生合复离。


江山残梦破,风月片帆移。

昔日京华去,知君才望新。


应犹作赋好,莫叹在官贫。


且复伤远别,不然愁此身。

小池谁见凿时初,走水南来十里馀。


楼上日斜吹暮角,院中人出锁游鱼。

筮算重重吉,良期讵可迁。


不同牛女夜,是配凤凰年。


佩玉春风里,题章蜡烛前。

宾佐兼归觐,此行江汉心。


别离从阙下,道路向山阴。


孤屿消寒沫,空城滴夜霖。

山前白鹤村,竹雪覆柴门。


候客定为黍,务农因燎原。


乳冰悬暗井,莲石照晴轩。

禀命孤且贱,少为病所婴。


八岁始读书,四方遂有兵。


童心幸不羁,此去负平生。

青袍芸阁郎,谈笑挹侯王。


旧箓藏云穴,新诗满帝乡。


名高闲不得,到处人争识。

值迥逢高驻马频,雪晴闲看洛阳春。


莺声报远同芳信,柳色邀欢似故人。


酒貌昔将花共艳,鬓毛今与草争新。

鬓似衰蓬心似灰,惊悲相集老相催。


故友九泉留语别,逐臣千里寄书来。


尘容带病何堪问,泪眼逢秋不喜开。

泥坂望青城,浮云与栈平。


字形知国号,眉势识山名。


编简尘封阁,戈鋋雪照营。

南想宣城郡,清江野戍闲。


艨艟高映浦,睥睨曲随山。


名寄图书内,威生将吏间。

南国古来风物好,早时游览熟登临。


青山满路人家远,丹橘隔江秋色深。


官况暂应劳折狱,病怀终自重分襟。

碧桃花坞逢天女。
惊散花如雨。
比肩刚配小鸳鸯。

乱离无计驻生涯,又事东游惜岁华。


村店酒旗沽竹叶,野桥梅雨泊芦花。


雠书发迹官虽屈,负米安亲路不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