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蓝岑竦天壁,突兀如鲸额。


奔蹙横澄潭,势吞落星石。


沙带秋月明,水摇寒山碧。

缥缈云边罨画楼,空蒙雨外木兰舟。


谁知老子清狂甚,独占城南十里秋。

衰发不胜白,寸心殊未降。


避风留水市,岸帻倚船窗。


日上金镕海,潮来雪卷江。

逢水逢山到处留,可怜身世寄孤舟。


一汀蘋露渔村晚,十里荷花野店秋。


羽檄未闻传塞外,金椎先报击衙头。

湖水无风镜面平,巉巉倒影万峰青。


放翁眼界便疏豁,过尽芦村泊蓼汀。

蘸岸烟波舣画船,幅巾萧散饯流年。


两行杨柳吹晴雪,只著啼莺未著蝉。

客路闲无事,津亭爽有馀。


峡江春涨减,瀼岸夜灯疏。


老矣孤舟里,依然十载初。

朝游盘门东,暮出阊门西。


四顾茫无人,但见白日低。


荒林带昏烟,上有归鸟啼。

老大无机如汉阴,白鸟不去相知深。


往事刻舟求坠剑,怀人挥泪著亡簪。


城南鼓罢吹画筒,城北归帆落晚风。

竹山虫鸟朋友语,讨论阴晴怕风雨。


丁宁相教防祸机,草动尘惊忽飞去。


提壶归去意甚真,柳暗花浓亦半春。

岸江倚帆樯,已专北风权。


飞霜挟月下,百笮直如弦。


绿水去清夜,黄芦摇白烟。

峡口秋水壮,沙边且停桡。


奔涛振石壁,峰势如动摇。


九月芦花新,弥令客心焦。

弦管声停笑语阗,清尊促坐小阑前。


已疑月避张灯夜,更似花输舞雪天。


玉蕊禁春如我瘦,银釭当夕为君圆。

拂溪十点五点雨,縠纹织出团花缕。


花头细大虽不匀,一花销时一花吐。


北风卷云如卷帘,忽然收尽玉廉纤。

前窗向市下却帘,后窗临水开却门。


岸头杨柳报春动,溪底云天随浪翻。


隔溪数间黄草屋,绕屋千竿翠琼竹。

天教老子不空回,船泊山根雨顿开。


归去江西人问我,也曾一到惠山来。

灵山相识已平生,雨后精神见未曾。

一朵碧莲三万丈,数来花片八千层。

云姿雾态排天出,竹杖芒鞋欠我登。

新年乘兴看春风,来过垂虹东复东。


谁有工夫寒夜底,独寻水月五湖中。


今宵顿觉乾坤大,下笔惟愁造化穷。

过湖未得匹如闲,何幸湖心泊画船。


宇宙中间都是月,波涛外面更无天。


谁知造物将奇观,不与伧人付谪仙。

动地颠风政打头,吴江未到且维舟。


五湖波起众山动,一片月明千里愁。


且更放迟些子睡,看它盛怒几时休。

到得松江每不欣,何曾晴快遇清真。


此行作意追胜境,入夜阻风还闷人。


万里青天一轮月,三更雪浪太湖春。

正西千里是青门,桥下春流带雨浑。


想见旧游芳草合,有谁楼上与销魂。

扁舟逢野岸,试出步崇冈。


山转得幽谷,人家馀夕阳。


被畦多绿茹,堆屋剩黄粱。

月出赤甲如金盆,蹲龙呀口吐复吞。


长风浩浩挟之出,影落半江沉复翻。


天高夜静四山寂,惟有滩声喧水门。

拍岸清波扑岸埃,黑头霜鬓几徘徊。


禾兴门外官杨柳,又见扁舟上堰来。

莲炬光中月自圆,人情草草竞华年。


最怜一夜旗亭鼓,能共钟声到客船。

闰岁花光晚,霜朝草色荒。


趁墟犹市井,收潦再耕桑。


客路东西懒,江流日夜忙。

绣槛临沧渚,牙樯插暮沙。


浦云沉断雁,江雨入昏鸦。


野旷天何近,春寒岁未华。

扁舟经月住林隈,谢得黄莺日日来。


兼有清泉堪洗耳,更多修竹好衔杯。


诸生涉水携诗卷,童子和云扫石苔。

日薄云阴雪在山,野寒溪静客舟还。


乾坤簸荡逾三载,风俗乖张似百蛮。


废井衰芜霜后白,空村乔木晓馀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