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帝遣银河一派垂,古来惟有谪仙词。


飞流溅沫知多少,不与徐凝洗恶诗。

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

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

断崖如削瓜,岚光破崖绿。


天河从中来,白云涨川谷。


玉案赤文字,世眼不可读。

百丈素崖裂,四山丹壁开。


龙潭中喷射,昼夜生风雷。


但见瀑泉落,如潨云汉来。

西登香炉峰,南见瀑布水。


挂流三百丈,喷壑数十里。


歘如飞电来,隐若白虹起。

只要寻花子细看,不妨草草有杯盘。


莫因红紫倾城色,却去摧残黑牡丹。

竹杖芒鞋看瀑回,暮年筋力倦崔嵬。


桃花落尽无春思,直待牡丹开后来。

远望纷珠缨,近观转雷霆。


人言水出奇,意使行人惊。


人惊我何得,定非水之情。

爱酒黄冠鬓如雪,石门邂逅一樽同。


悬知久作此山土,愁对画图秋雨中。

二十馀年别石门,灯前感旧欲消魂。


人生万事皆如梦,自笑区区记剑痕。

拔地万重清嶂立,悬空千丈素流分。


共看玉女机丝挂,映日还成五色文。

万丈洪泉落,迢迢半紫氛。


奔飞流杂树,洒落出重云。


日照虹蜺似,天清风雨闻。

东坡太白两诗翁,诗到庐山笔更锋。


倒挂银河分一派,擘开玉峡出双龙。


天孙织锦机全别,仙子裁云手自缝。

快泻苍崖一道泉,白龙飞下郁蓝天。


空山有此真奇观,倚杖来看思凛然。

一篑工夫莫坐谈,便教庭际涌千岩。


眼中水石今成趣,物外烟霞旧所耽。


泉细寒声生夜壑,香销暝霭变晴岚。

平地俄惊紫翠堆,便应题作小飞来。


炉熏细度岩姿出,线溜遥分壁色开。


独往但凭南郭几,远游休剪北山莱。

胜友南窗底,看书老岁华。


不因寒瀑响,肯到野僧家。


古径开能久,新亭去岂赊。

淙流绝壁散,虚烟翠涧深。


丛际松风起,飘来洒尘襟。


窥萝玩猿鸟,解组傲云林。

蹑石欹危过急涧,攀崖迢递弄悬泉。


犹将虎竹为身累,欲付归人绝世缘。

水峡群山日月昏,飞泉百道接江门。


犹龙近迓晴虹挂,似马遥看疋练奔。


悬绅瀑布屏风叠,砯崖转石青天折。

天风肃肃衣裳飘,人声渐小滩声骄。
知是天台古石桥。


一龙独跨山之凹,高耸脊背横伸腰,其下嵌空走怒涛。

五老相携欲上天,玄猿白鹤尽疑仙。


浮云有意藏山顶,流水无声入稻田。


古木微风时起籁,诸峰落日尽生烟。

三峡波涛饱溯沿,过桥雷电记当年。


江声仿佛瞿唐口,石角参差滟滪前。


应有夜猿啼古木,已将秋叶作归船。

万木青杉一手栽,满堂白佛九天来。


涓涓石溜供厨足,矗矗山屏绕寺开。


半榻松阴秋簟冷,一杯香饭午钟催。

来听归宗早晚钟,疲劳懒上紫霄峰。


墨池漫叠溪中石,白塔微分岭上松。


佛宇争推一山甲,僧厨坐待十方供。

山行但觉鸟声殊,渐近神仙简寂居。

门外长溪净客足,山腰苦笋助盘蔬。

乔松定有藏丹处,大石仍存拜斗馀。

山上流泉自作溪,行逢石缺泻虹霓。


定知云外波澜阔,飞到峰前本末齐。


入海明河惊照曜,倚天长剑失提携。

山回不见落银潢,馀溜喧豗响石塘。


目乱珠玑溅空谷,足寒雷电绕飞梁。


入瓶铜鼎春茶白,接竹斋厨午饭香。

银汉来从左界天,天风吹浪落苍巅。


人间只见秧田润,唤作蟠龙洞里泉。

绝顶峰攒雪剑,悬崖挂冰帘。
倚树哀猿弄山尖,血华啼杜宇,阴洞吼飞廉。
比人心,山未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