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三年官局冷如冰,炙手权门我未能。


赖与白云之隐者,不谈黄卷即寻僧。


萧萧帘箔风披竹,草草杯盘雪洒灯。

长铗长铗归来乎,十口想厌淮南鱼。


游宦非图饱而已,浮生且问乐何如。


定无佳客清樽酒,赖有古人黄卷书。

壮年客宦乐徐州,五见黄华戏马周。


无复登山抛旧屐,不堪临水送归舟。


东城公子犹三径,南墅先生久一邱。

可爱白云翁,前溪舣钓篷。


耕樵一径下,井臼四邻同。


倦宦终何得,馀生寄此中。

原野正春风,登临一醉同。


阴晴时未定,今古思何穷。


山势落还起,溪流噎复通。

江左陶徵士,高风昔所闻。


应惭五株柳,难比一溪云。


我有乘桴约,君方植杖耘。

红云拥帝居,紫云荫仙箓。


白云何悠扬,舒卷岩之曲。


震泽昔从龙,液池曾下鹄。

归去携家住白云,云中猿鹤许同群。


陶公酒后诗偏好,疏傅金馀客屡醺。


芒屩潜行逐渔钓,壶浆时出劳耕耘。

临池濯足惜泉清,缨上无尘且强名。


横木为桥便独往,结茅依岛类天成。


往还渐少人谁识,寝食无为身转轻。

山似高人长远人,不登高处见无因。


筑台土石无多子,照眼峰峦得许新。


阵马奔腾时绝远,风涛舒卷忽无垠。

清溪似与隐君谋,故入堂前漫不收。


盥手从今休汲井,浮觞取意便临流。


花漂涧谷来应远,石激琴筝久未休。

卜筑高深已有山,起居清润可无泉。


穿墙白练秋声细,照屋清铜晓色鲜。


已放鱼虾嫌跳掷,更除蘋藻任漪涟。

双溪疑从银汉下,我欲穷源问仙舍。


飞澜溅沫漱篮舆,却望两崖天一罅。


疏疏暑雨滑危梯,策策山风掖高驾。

路入千峰一线通,陆离长剑立天风。


五年领客题诗处,正在孤云乱石中。

龙头高啄嗽飞流,玉醴甘浑乳气浮。


扪腹煮泉烹斗胯,真成骑鹤上扬州。

白云冉冉出晴峰,客路无心处处逢。

已逐肩舆度青壁,还随孤鹤下苍松。

此身愧尔长多系,他日从龙谩托踪。

白云僧舍市桥东,别院回廊小径通。


岁古檐松存独干,春还庭竹发新丛。


晴窗暗映群峰雪,清梵长飘高阁风。

少年辞家往京国,蓬根一断无消息。


有时长想白云飞,江海茫茫泪沾臆。


归来归母悲且喜,悔作他乡远游子。

青山兮翠微。
白云兮孤飞。
怀游子兮远于离。

兹楼今是望乡台,乡信全稀晓雁哀。


山翠万重当槛出,水华千里抱城来。


东岩月在僧初定,南浦花残客未回。

雨罢新晴怯宿寒,一帘秋色满阑干。


欲穷大地三千界,须上高峰八百盘。


累世避人秦妇子,一时惊客汉衣冠。

寥天宗洞。
鹤驾云軿众仙拱。
五千文字功夫,玄珠流动。

阆苑会仙侣,金钟低度,玉磬初敲。
松阴下、仙音一派风飘。
笙箫。

遂过天宁寺,花香染客裾。


藓碑迷故事,风障护春蔬。


野草浓于绣,遥山淡若虚。

已仕因循已过三,买田归去不须参。


高明渐拟凌清汉,皎洁方知在碧潭。


试酌甘泉来觉晚,已跻绝顶尚犹贪。

长忆江海间,龙鸣向寒水。


蔼蔼苍渚空,悠悠白云起。


是时在渔舟,放溜看未已。

太行以北海丰南,我与梁公各有惭。


儿五十馀亲八十,可堪来宿白云庵。

饮马伊水中,白云鸣皋上。


氛氲山绝顶,行子时一望。


照日龙虎姿,攒空冰雪状。

白云深处拥雷峰,几树寒梅带雪红。


斋罢垂垂浑入定,庵前潭影落疏钟。

淙淙历冷泉,乱石路频转。


久之见白云,云中吠黄犬。


篱门呼始开,此时主人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