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满寺枇杷冬着花,老僧相见具袈裟。

汉王城北雪初霁,韩信台西日欲斜。

门外不须催五马,林中且听演三车。

多宝灭已久,莲华付吾师。


宝塔凌太空,忽如涌出时。


数年功不成,一志坚自持。

东坡太白两诗翁,诗到庐山笔更锋。


倒挂银河分一派,擘开玉峡出双龙。


天孙织锦机全别,仙子裁云手自缝。

南斗东偏第一山,白头初得扣禅关。


祖衣半似云来薄,金钥才开雾作团。


一钵可能盈尺许,千年有底万人看。

晨征念王事,驽驾烦屡叱。


既陟崔嵬高,稍辞丛薄密。


乌牛沾宿露,白鸟明初日。

高年不复出,门径众草生。


时夏方新雨,果药发馀荣。


疏澹下林景,流暮幽禽情。

北望极长廊,斜扉映丛竹。


亭午一来寻,院幽僧亦独。


唯闻山鸟啼,爱此林下宿。

秋草黄花覆古阡,隔林何处起人烟。


山僧独在山中老,唯有寒松见少年。

般若公,般若公,负钵何时下祝融。


归路却看飞鸟外,禅房空掩白云中。


桂花寥寥闲自落,流水无心西复东。

东林问逋客,何处栖幽偏?


满腹万馀卷,息机三十年。


志图良已久,鬓发空苍然。


调啸寄疏旷,形骸如弃捐。

山僧候谷口,石路拂莓苔。


深入泉源去,遥从树杪回。


香随青霭散,钟过白云来。

惆怅云山暮,闲门独不开。


何时飞杖锡,终日闭苍苔。


隔岭春犹在,无人燕亦来。

双扉碧峰际,遥向夕阳开。


飞锡方独往,孤云何事来。


寒潭映白月,秋雨上青苔。

故居何日下,春草欲芊芊。


犹对山中月,谁听石上泉。


猿声知后夜,花发见流年。

吾师当几祖,说法云无空。


禅心三界外,宴坐天地中。


院静鬼神去,身与草木同。

岁月潜消日里冰,依然来见佛堂灯。


此身已自非前我,问法何妨似旧僧。


洒面飞泉时点点,压池苍石尚层层。

江南气暖冬未回,北风吹雪真快哉。
雪中访我二大士,试问此雪从何来。


君不见六月赤日起冰雹,又不见腊月幽谷寒花开。

龙湫山上云屯寺,别是一乾坤。
桧参百丈,雪深半尺,梅瘦三分。


几时亲到,松边弄水,月下敲门。

鸟道雪岑巅,师亡谁去禅。


几尘增灭后,树色改生前。


层塔当松吹,残踪傍野泉。

身从劫劫修,果以此生周。


禅定石床暖,月移山树秋。


捧盂观宿饭,敲磬过清流。

人人尽道事空王,心里忙于市井忙。


惟有马当山上客,死门生路两相忘。

老住西峰第几层,为师回首忆南能。


有缘有相应非佛,无我无人始是僧。


烂椹作袍名复利,铄金为讲爱兼憎。

禅床深竹里,心与径山期。


结社多高客,登坛尽小师。


早秋归寺远,新雨上滩迟。

山斋路几层,败衲学真乘。


寒暑移双树,光阴尽一灯。


风飘高竹雪,泉涨小池冰。

幻化如空花,建立等修竹。


四海不离身,一笑长满掬。


相逢亦何有,展转犹所独。

大乘此去有几里,闻道祇园近布金。


但恐钵中无客饭,止期经宿谢知音。

独坐岩之曲,悠然无俗纷。


酌酒呈丹桂,思诗赠白云。


烟霞朝晚聚,猿鸟岁时闻。

独在西峰顶,年年闭石房。


定中无弟子,人到为焚香。

石壁早闻僧说好,今来偏与我相宜。


有山有水堪吟处,无雨无风见景时。


渔父晚船分浦钓,牧童寒笛倚牛吹。

大道本无幻,常情自有魔。


人皆迷著此,师独悟如何。


为岳开窗阔,因虫长草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