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曰:“贤者以其昭昭,使人昭昭;今以其昏昏,使人昭昭。
孟子曰:“春秋无义战。
彼善于此,则有之矣。
征者,上伐下也。
孟子曰:“有为者辟若掘井,掘井九轫而不及泉,犹为弃井也。
孟子曰:“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。
孟子曰:“饥者甘食,渴者甘饮,是未得饮食之正也,饥渴害之也。
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?人心亦皆有害。
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,则不及人不为忧矣。
孟子曰:“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
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利天下,为之。
子莫执中,执中为近之,执中无权,犹执一也。
孟子曰:“鸡鸣而起,孳孳为善者,舜之徒也。
鸡鸣而起,孳孳为利者,跖之徒也。
欲知舜与跖之分,无他,利与善之间也。
孟子曰:“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
故观于海者难为水,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。
观水有术,必观其澜。
孟子曰:“易其田畴,薄其税敛,民可使富也。
食之以时,用之以礼,财不可胜用也。
民非水火不生活,昏暮叩人之门户,求水火,无弗与者,至足矣。
孟子曰:“伯夷辟纣,居北海之滨,闻文王作兴,曰:‘盍归乎来!吾闻西伯善养老者。
’太公辟纣,居东海之滨,闻文王作兴,曰:‘盍归乎来!吾闻西伯善养老者。
’天下有善养老,则仁人以为己归矣。
孟子曰:“广土众民,君子欲之,所乐不存焉。
中天下而立,定四海之民,君子乐之,所性不存焉。
君子所性,虽大行不加焉,虽穷居不损焉,分定故也。
孟子曰:“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
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。
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。
孟子曰:“莫非命也,顺受其正。
是故知命者,不立乎岩墙之下。
尽其道而死者,正命也。
曹交问曰:“人皆可以为尧舜,有诸?”孟子曰:“然。
”“交闻文王十尺,汤九尺,今交九尺四寸以长,食粟而已,如何则可?”
曰:“奚有于是?亦为之而已矣。
有人于此,力不能胜一匹雏,则为无力人矣;今曰举百钧,则为有力人矣。
孟子曰:“羿之教人射,必志于彀;学者亦必志于彀。
大匠诲人,必以规矩;学者亦必以规矩。
告子曰:“性犹湍水也,决诸东方则东流,决诸西方则西流。
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,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。
”
孟子曰:“水信无分于东西。
北宫锜问曰:“周室班爵禄也,如之何?”
孟子曰:“其详不可得闻也。
诸侯恶其害己也,而皆去其籍。
然而轲也,尝闻其略也。
万章问曰:“诗云:‘娶妻如之何?必告父母。
’信斯言也,宜莫如舜。
舜之不告而娶,何也?”
孟子曰:“告则不得娶。
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入,孔子贤之。
颜子当乱世,居于陋巷。
一箪食,一瓢饮。
孟子曰:“君子所以异于人者,以其存心也。
君子以仁存心,以礼存心。
仁者爱人,有礼者敬人。
公行子有子之丧,右师往吊,入门,有进而与右师言者,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。
孟子不与右师言,右师不悦曰:“诸君子皆与驩言,孟子独不与驩言,是简驩也。
”
孟子闻之,曰:“礼,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,不逾阶而相揖也。
孟子曰:“天下之言性也,则故而已矣。
故者以利为本。
所恶于智者,为其凿也。
孟子曰:“西子蒙不洁,则人皆掩鼻而过之。
虽有恶人,齐戒沐浴,则可以祀上帝。
逄蒙学射于羿,尽羿之道,思天下惟羿为愈己,于是杀羿。
孟子曰:“是亦羿有罪焉。
公明仪曰:‘宜若无罪焉。
孟子曰:“可以取,可以无取,取伤廉;可以与,可以无与,与伤惠;可以死,可以无死,死伤勇。
孟子曰:“君子之泽五世而斩,小人之泽五世而斩。
予未得为孔子徒也,予私淑诸人也。
孟子曰:“王者之迹熄,而诗亡,诗亡然后春秋作。
晋之乘,楚之梼杌,鲁之春秋,一也。
其事则齐桓、晋文,其文则史。
孟子曰:“禹恶旨酒而好善言。
汤执中,立贤无方。
文王视民如伤,望道而未之见。
子产听郑国之政,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。
孟子曰:“惠而不知为政。
岁十一月徒杠成,十二月舆梁成,民未病涉也。
孟子曰:“天下大悦而将归己,视天下悦而归己,犹草芥也,惟舜为然。
不得乎亲,不可以为人;不顺乎亲,不可以为子。
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,瞽瞍厎豫而天下化,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,此之谓大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