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幽人自恨探春迟,不见檀心未吐时。


丹鼎夺胎那是宝,玉人頩颊更多姿。


抱丛暗蕊初含子,落盏秾香已透肌。

雪里开花却是迟,何如独占上春时。


也知造物含深意,故与施朱发妙姿。


细雨裛残千颗泪,轻寒瘦损一分肌。

怕愁贪睡独开迟,自恐冰容不入时。


故作小红桃杏色,尚馀孤瘦雪霜姿。


寒心未肯随春态,酒晕无端上玉肌。

峤南江浅红梅小,小梅红浅江南峤。


窥我向疏篱,篱疏向我窥。



老人行即到,到即行人老。

好睡慵开莫厌迟。


自怜冰脸不时宜。


偶作小红桃杏色,闲雅,尚馀孤瘦雪霜姿。

为君栽向南堂下,记取他年著子时。


酸酽不堪调众口,使君风味好攒眉。

年年芳信负红梅,江畔垂垂又欲开。


珍重多情关令尹,直和根拨送春来。

冰姿玉骨,自是清凉〔态〕。


此度浓妆为谁改。


向竹篱茅舍,几误佳期,招伊怪,满脸颜红微带。

苎萝山下越溪女,戏作长安时世妆。


白白朱朱虽小异,断知不是百花香。

雪里溪头已占春,小园又试晚妆新。


放翁老去风情在,恼得梅花醉似人。

越娥红泪泣朝云,越梅从此学妖颦。
腊月初头、庾岭繁开后,特染妍华赠世人。


前溪昨夜深深雪,朱颜不掩天真。

人绕湘皋月坠时。
斜横花树小,浸愁漪。
一春幽事有谁知。

梅好惟嫌淡伫,天教薄与胭脂。
真妃初出华清池。
酒入琼姬半醉。

春半花才发,多应不奈寒。


北人初未识,浑作杏花看。

儿牵黄犊父担犁,社鼓迎神簇纸旗。


不是丰年那得此,今春大胜去春时。

偶看红梅到小园,凭栏送眼过前村。


山头茅屋隔孤树,篱外行人出半身。

道是司花定有神,元来造化在诗人。


扫除碧树无情朵,放出红梅恣意春。

欲折红梅朵,看来不忍攀。


周回寻四处,恰得一枝繁。

风雪催残腊,南枝一夜空。


谁知荒草里,却有暗香同。


质莹轻黄外,芳滕浅绛中。

闻说寒梅尽,寻芳去已迟。


冷香无宿蕊,秾艳有繁枝。


正复非同调,何妨续旧诗。

一种梅生禅老家,屋檐古干恣敧斜。


诗人莫讶深红色,可胜寻常桃杏花。

使君高宴出红梅。
腰鼓揭春雷。
更将红酒浇浓艳,风流梦、不负花魁。

风池冰未合,云林叶才雕。


小梅含紫萼,疏英缀青条。


飘香寒谷迥,静影月林遥。

莓锁虹梁,稽山祠下当时见。
横斜无分照溪光,珠网空凝遍。
姑射青春对面。

雾雨胭脂照松竹,江南春风一枝足。


满城桃李各嫣然,寂莫倾城在空谷。


城中谁解惜娉婷,游子路傍空复情。

华灯收尽江梅落,别有横枝照林薄。


天教阆苑染芳根,小住山城慰萧索。


腾腾醉后酒红醺,淡淡妆成笑靥新。

司花一笑为谁开,知道朱幡得得来。


疏影有情当洞户,蔫香无语堕空杯。


风生翰墨留连看,月入笙歌次第催。

真色生香绝世逢,烟光池面两溶溶。


楚邻不待施朱好,虢国翻嫌傅粉浓。


晴日暧云春照耀,温风霁月夜舂容。

春入林梢一再风,破寒匀染费天工。


虽然媚荡新妆别,只与横斜旧格同。


午枕乍醒铅粉退,晓奁初罢蜡脂融。

水晶宫里王真妃,宴罢瑶台步月归。


行到赤城天未晓,冷霞飞上绿珠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