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名
草蒿、萋蒿、昆仑草、野鸡冠、鸡冠苋,子名草决明。
气味
(茎、叶、子)苦、微寒、无毒。
主治
(茎、叶)除皮肤中热,治恶疮,止金疮血。
释名
金沸草、金钱花、滴滴金、盗瘐、夏菊、戴椹。
气味
(花)咸、温、有小毒。
主治
中风壅滞。
释名
亦名苘、勤母、苦菜、苦花、空草、药实。
气味
(根)辛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胸膈郁积。
释名
本名玄胡索。
气味
(根)辛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咳嗽。
释名
亦名金灯、鬼灯、朱姑、鹿蹄草、无义草。
气味
(根)甘、微辛、有小毒。
主治
面疱斑痣。
释名
鲜,音仙。
亦名白、白羊鲜、金雀儿椒。
气味
(根皮)苦、寒、无毒。
释名
亦名苦、苦骨、地槐、水槐、菟槐、骄槐、野槐、白茎。
气味
苦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热病发狂。
释名
亦名周麻。
气味
甘、苦、平、微寒、无毒。
主治
豌豆斑疮(状如豌豆,有白浆,由头面传及躯体,不急救有生命危险)。
释名
亦名乌蒜、老鸦蒜、蒜头草、婆婆酸、一枝煎、水麻。
气味
(根)辛、甘、温、有小毒。
主治
便毒诸疮。
释名
亦名羌活、羌青、独摇草、护羌使者、胡王使者、长生草。
李明珍说:“独活、羌活乃一类二种,以中国者为独活,西羌者为羌活。
”“入用微有不同,后人以为二物者,非矣。
释名
亦名铜芸、茴芸、茴草、屏风、根、百枝、百蜚。
气味
甘、温、无毒。
主治
自汗不止。
释名
根名茹根、兰根、地筋。
气味
(茅根)甘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温病热哕(胃有伏热,令人胸满,引起气逆,气逆发声称为哕)。
释名
《唐韵》作湔胡。
气味
苦、微寒、无毒。
李时珍认为:前胡味甘辛,气微平。
释名
亦名地薰、芸蒿、山菜、茹草。
气味
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伤寒余热(伤寒之后,体瘦肌热)。
释名
艽,音交。
亦名秦瓜,秦。
气味
苦、平、无毒。
释名
亦名陵游。
气味
(根)苦涩、大寒、无毒。
主治
伤寒发狂。
释名
腐肠、空肠、内虚、经芩、黄文、印头、苦督邮。
内部实在的叫子芩、条芩、鼠芩。
气味
(根)苦、平、无毒(一称大寒)。
释名
亦名割孤露泽。
气味
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伤寒劳复(身热,尿赤如血色)。
释名
亦名王连、支连。
气味
(根)苦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心经实热。
释名
亦名小辛、少辛
气味
辛、温、无毒。
李明珍说:辛、温能散,所以各种风寒、风湿、头痛、痰饮、胸中带气、惊等症,可用本品治疗。
口疮喉痹等用它,是因它能散浮热。
释名
山漆、金不换。
气味
(根)甘、微苦、温、无毒。
主治
吐血、务血不止。
释名
连及草、甘根、白给。
气味
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鼻血不止。
释名
野丈人、胡王使者、奈何草。
气味
(根)苦、温、无毒。
主治
热痢下重。
释名
亦名杜葵、马蹄香、土卤、土细辛。
气味
(根)辛、温、无毒。
主治治各病,与细辛相近,而力量较弱。
释名
紫丹、紫夭、此戾、藐、地血、鸦衔草。
气味
(根)苦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婴童疹痘(将出未出、色赤便闭者可用本方,如痘已出而红活、大便利者则忌用)。
释名
牡蒙、童肠、马行、众戎、五鸟花。
气味
(根)苦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下痢。
释名
赤参、山参、郗蝉草、木羊乳、逐马、奔马草。
气味
(根)苦、微寒、无毒。
主治
月经不调,产前胎动,产后恶血不下,冷热劳,腰脊痛,骨节烦疼等症。
释名
玉豉、酸赭。
气味
(根)苦、微寒、无毒。
主治
吐血。
释名
亦名黑参、玄台、重台、鹿肠、正马、逐马、馥草、野脂麻、鬼藏。
气味
(根)苦、微寒、无毒。
主治
诸毒鼠瘘(颈部淋巴结核)。
释名
亦名独茅、茅爪子、婆罗门参。
气味
(根)辛、温、有毒。
主治
阳痿精寒,腰膝风冷,筋骨痿痹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