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谢公之彭蠡,因此游松门。


余方窥石镜,兼得穷江源。


将欲继风雅,岂徒清心魂。

大钧播群物,零茂归自然。


默定既有初,不为智力迁。


籞寇导其流,仲任派其源。

逸人生长在林泉,更筑亭皋名意在。


明月清风共一家,全以山川为眼界。


鸟度云行阅古今,溪滨木末听竽籁。

仙人空山居,道意妙群物。


度世君则然,修身吾岂不。


飞行仰云路,趺坐探理窟。

清溪何迢迢,上有千仞山。


山中学仙侣,白石为门关。


丹经苦吟哦,至道穷跻攀。

端居屏尘虑,万事付一尊。


客来语世故,举白当浮君。


超摇谢众甫,噂沓从诸孙。

青山背夕阳,兹景公所爱。


虚堂日落时,迁坐一解带。


岚分疑有处,鸟度知无碍。

夜吟招隐诗,月落寒泉井。


自非千载人,谁与共清景。


散发心朗寥,凝神味渊永。

我居深山中,茅舍破不补。


上见风搅林,下有云承宇。


闻公落新宫,户牖不可数。

西山一何高,云气出寒麓。


中有无事人,鸣泉绕茅屋。


宴坐今几何,无以媚幽独。

君侯嗜图史,插架何其多。


徙居三十乘,流汗几橐驼。


千载谁晤语,端居自弦歌。

门前车马客,无非朝大夫。


问公独何事,中岁遽此图。


长安二三公,发白形枯臞。

高人山水心,结习自无始。


五亩江上园,清阴遍桃李。


一堂聊自娱,三径亦可喜。

潮去潮来知几年,依然城郭带山川。


连虚玉骨元如虎,布地金沙旧种莲。


垂手鼎开香积供,传家仍是乳峰禅。

吾鹤尤驯扰,俄如引避然。


何曾厌茅舍,多是为茶烟。


活计穷桑苎,枯肠老玉川。

珠玉嫌轻炫,深藏意自佳。


不归胡贾手,却入褐夫怀。


宽博宁儒戏,从容与道偕。

松柏无姿媚,平时未易看。


要知渠特操,直待岁隆寒。


塞草枯先白,江枫冷变丹。

植物惟松柏,苍苍贯四时。


岁虽寒不改,人到老方知。


风籁龙吟冷,冰枝鹤立危。

胜负无常数,先观曲直知。


隐然壮吾国,孰敢敌王师。


致讨皆声罪,徂征必有辞。

性癖多幽事,尤于爱月偏。


远从天际待,迟至夜深眠。


方恨冰轮缺,俄欣玉镜圆。

清早披衣起,春深好事家。


非干眠警枕,自是惜名花。


培溉疏泉脉,攀翻带露葩。

古寺何年废,松门月似冰。


间然孰为主,敲者只归僧。


地僻禅扃寂,天高兔魄升。

一砚常摩拊,宁容点涴痕。


洗教残墨去,乞与小鱼吞。


岩石微尘浣,洼泉寸鬣翻。

触热慵休息,谁知志士心。


既名为恶木,不可就繁阴。


炎赫当三伏,轮囷欲百寻。

饮啄于身切,宜无决择然。


岂其阳忍渴,嫌以盗名泉。


北泽行犹至,东陵恶莫湔。

肃在于方寸,高高已嘿知。


端能令雨若,焉敢诿天时。


此念渊冰凛,其机影响随。

偶弄闲花久,春浓晚露晞。


是谁设香供,终日满人衣。


戏把繁枝玩,常愁一片飞。

月体无拘碍,那堪得水清。


暂从掬处动,还在水中明。


长物瓢安用,寒光握不盈。

不为刘郎屈,萧然钓远汀。


当时无此客,其象见于星。


龙衮思同学,羊裘谒广庭。

获处从西鄙,胡然瑞物臻。


子因书曰狩,世始识为麟。


出匪于中国,来常以圣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