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梁、李久乐祸,自焚岂非天。


两鼠斗穴中,一胜亦偶然。



谋初要百虑,善后乃万全。

山中举头望日边,长安不见空云烟。


归来长安望山上,时移事改应潸然。



管弦去尽宾客散,惟有马埒编金泉。

桥上游人夜未厌,共依水槛立风檐。


楼中煮酒初尝芡,月下新妆半出帘。


南郭清游继颜谢,北窗归卧等羲炎。

苦热诚知处处皆,何当危坐学心斋。


海螯要共诗人把,溪月行遭雾雨霾。


乡国飘零断书信,弟兄流落隔江淮。

城中楼阁似鱼鳞,不见清风起白蘋。


试选苕溪最深处,仍呼我辈不羁人。


窥船野鹤何曾下,见烛飞虫空自驯。

乐天双鬓如霜菅,始知谢遣素与蛮。


我兄绿发蔚如故,已了梦幻齐人间。


蛾眉劝酒聊尔耳,处仲太忍茂弘孱。

孤臣南游堕黄菅,君亦何事来牧蛮。


舣舟蜑户龙冈窟,置酒椰叶桄榔间。


高谈已笑衰语陋,杰句尤觉清诗孱。

涨水返旧壑,飞云思故岑。


念君忘家客,亦有怀归心。


三间得幽寂,数步藏清深。

君先鲁东家,门户照千古。


文章固应尔,须鬣馀似处。


虽非蒙倛状,尚肖历国苦。

紫蟹鲈鱼贱如土,得钱相付何曾数。


碧筒时作象鼻弯,白酒微带荷心苦。


运肘风生看斫鲙,随刀雪落惊飞缕。

不饮胡为醉兀兀,此心已逐归鞍发。


归人犹自念庭闱,今我何以慰寂寞。


登高回首坡垄隔,但见乌帽出复没。

佛狸定见卯年死,贵贱纷纷尚流徙。


满眼骅骝杂騄駬,时危安得真致此。


老矣谁能致千里,但愿相将过淮水。

连天际海白皑皑,好上高楼望一回。


何处更能分道路,此时兼不认池台。


万重云树山头翠,百尺花楼江畔开。

甘膏滴滴是精诚,昼夜如丝一尺盈。


祗怪闾阎喧鼓吹,邑人同报束长生。

怕事真驽疴,老作入都梦。


头颅今何似,尚复堪自送。


联裾预登瀛,策马从上雍。

我昔西游边,万里持一剑。


风餐不自恤,露宿未尝厌。


栈危馀汉烧,山断有秦堑。

圣时恩厚赐馀生,日与乡闾乐太平。


已弃胡床无长物,尚携拄杖有同行。


新裁乌帽人争看,小摘青蔬手自烹。

异事严州省见稀,幅巾阑角立多时。


青林白鸟自成画,急雨好风当有诗。


酷信医方逢酒怯,强驱吏牍坐衙迟。

蒲席乘风健,江潮带雨浑。


树馀梢缆迹,崖有刺篙痕。


酒酹湘君庙,歌招屈子魂。

筑屋傍江皋,墙垣缔结牢。


深门荫杨柳,高架引蒲萄。


黍酒欢迎客,麻衫旋束绦。

荒园二三亩,败屋八九间。


初至如逆旅,忽逾四十年。


屋日已朽蠹,我老不自还。

驴病比已损,秋风轻四蹄。


朝游支遁寺,暮涉干吉溪。


青嶂环孤村,绿波溢横堤。

吾才如蹇人,何计逐奔马。


吾文如丑女,惟藉粉黛假。


向来已归休,毕志向林下。

我行剡中路,茆店连溪桥。


驴弱我亦饥,解鞍雨萧萧。


投床得小憩,炊黍烹药苗。

周南太史公,道家蓬莱山。


尘凡不可料,亦复居其间。


屡奏乞骸骨,宽恩许投闲。

束发初学诗,妄意薄风雅。


中年困忧患,聊欲希屈贾。


宁知竟卤莽,所得才土苴。

溪行已清秋,还舍尚残暑。


天公为解围,帘栊过疏雨。


青蔬喜小摘,红粒亦新杵。

禹穴探断简,樵风泛清溪。


倒影森松桂,避船散凫鹥。


尘中有异境,十里青玻璃。

古祠照沧波,老木閟云洞。


轻舟不摇楫,正用一风送。


汲井漱甘液,扫榻寓幽梦。

朝发云根寺,暮宿烟际桥。


冷萤湿不飞,潜鱼惊自跳。


菱船歌袅袅,荻浦风萧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