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朔风声满枯桑枝,阴云不定蛟龙归。


冻禽聚立高树时,密云万里增寒威。


访君留连举酒卮,胡琴奏罢欢已微。

湖边草树多,蠹叶已少色。


唯菊不畏霜,淡艳如有德。


自与兰并生,非因人所植。

一年一见最堪惜,百岁百夕能几多。


纵有明年似今夕,明年同会复如何。

寻常圆魄岂不好,竞爱今宵分外明。


明极只知无隔碍,谁言桂树向中生。

种桃西庭下,有意延东风。


东风与雨至,染出枝上红。


花底有小鸟,其字曰桃虫。

平生交游少,海内寡与期。


识君且恨晚,一见已将离。


人言何嗟别,曾此非旧知。

昔我阳夏公,尝兹同郡治。


政馀作东园,草木尚有意。


岂不务安养,斯民歌乐易。

举才不避势,必也知其长。


王官诚济济,岂得佐边疆。


代郡实雄要,昔已选帅良。

天水出名马,多称黄金羁。


正值羌已和,边草复离离。


乘肥固未失,所蕴不得施。

拜官将近亲,不畏千里险。


溯流上赣水,石乱波惊飐。


舟人素已谙,曲折就回闪。

昔人言访舟,江水赋清泚。


冬春常一色,深浅皆见底。


崖日半寒潭,澄明动朱鲤。

尝闻蜀国海棠盛,因送李侯宜有诗。


日爱西湖照空锦,醉看春雨洗燕脂。


郡无公事中园乐,民喜群邀匝树窥。

知子心中光皪皪,不作秋蟫缘简策。


八月乘风入会稽,镜湖细浪鱼吹白。


新除戚里外诸侯,况喜上宾开右席。

颍川倒湾流,栏船曲转钩。


吏迎如太守,民望亚诸侯。


芳圃深通野,寒湖半抱州。

柳条枯落尽,不折意徘徊。


泛汴趋残水,到吴看早梅。


无耽听鹤唳,有信寄鸿来。

从来戎马地,飨士日椎牛。


介胄奉儒服,诗书参将谋。


陇云连塞起,渭水入关流。

拜官江上客,乘马不乘船。


独畏蛟龙浪,将归风雨天。


葛花侵野径,源水入腴田。

平时易水头,不复起边愁。


壮士去来久,寒波空自流。


临塘移鹭羽,隔戍见毡裘。

仲春月既望,物候恰分中。


窗听五更雨,花开前日风。


诗成止酒后,病怯举杯空。

世为燕赵客,慷慨有奇才。


对策汉庭后,拜官江国来。


舟从瓜步去,潮自蒋山回。

飞鹢去江西,秋飙满桂旗。


芦洲花白处,枫岸叶丹时。


沙鸟看来没,云山爱后移。

晨装辞北阙,怀绂贰东侯。


地本全齐胜,风仍变鲁优。


危帆淮上去,古木海边秋。

雷雨初过草木新,汴堤杨柳绿阴匀。


已看画舸逐流水,不惜长条折与人。


淮境秋传蟹螯美,郡斋凉爱蚁醅醇。

从来饶信吏,爱宝袭侈越。


莫买冰玉盘,苍山斫明月。


明月有时生,穷岩有时竭。

不见龙骧与骥驰,纷纷虫篆斗蛛丝。


君侯杰出南方者,老仆终当北面之。


忆玉树枝劳远梦,熏蔷薇水读来诗。

镇静一如无,颁条甫月馀。


来惟居传舍,去不识兵厨。


健判风生笔,精祈雨洒车。

半刺已官尊,常时读鲁论。


身居恭叔里,心在晦翁门。


贫士来遮路,诗人送出村。

此去神京八百里,明朝千里路漫漫。


须知尺素当疏阔,乞把来书反复看。

闻道名都行有期,依然想见昔游时。


寒光一曲秋河转,翠岭三条夕照移。


孤竹旧风民有让,重华馀教俗无疵。

洛阳名园不胜纪,门巷相连如栉齿。


修竹长杨深径迂,令人邑邑气不舒。


爱君买园中桥北,堂压崖端跨空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