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【其一】


落日放船好,轻风生浪迟。


竹深留客处,荷净纳凉时。


公子调冰水,佳人雪藕丝。

拂波云色重,洒叶雨声繁。


水鹭双飞起,风荷一向翻。


空蒙连北岸,萧飒入东轩。

萧洒登山去,龙钟遇雨回。


磴危攀薜荔,石滑践莓苔。


袜污君相谑,鞋穿我自咍。

淼淼寒流广,苍苍秋雨晦。


君问终南山,心知白云外。

溽暑不堪蜗舍陋,瘦藤扶我上危台。


搏禽俊鹘横空去,卷雨狂风掠野来。


壮观深知化工妙,幽寻却蹋夕阳回。

荒山前头野水边,东行西行不自怜。


天公岂亦哀老子,风雨留教终日眠。

柴门方出雨霏霏,未到湖边促驾归。


深炷炉香掩屏卧,谁知不为湿春衣。

千秋观前雨湿衣,石帆山下叩渔扉。


鹧鸪苦道行不得,杜鹃更劝不如归。

东风吹雨恼游人,满路新泥换细尘。


花睡柳眠春自懒,谁知我更懒于春。

簟翻凉气集,溪上润残棋。


萍皱风来后,荷喧雨到时。


寂寥闲望久,飘洒独归迟。

清晨登天坛,半路逢阴晦。


疾行穿雨过,却立视云背。


白日照其上,风雷走于内。

当年游侠成都路,黄犬苍鹰伐狐兔。

二十始肯为儒生,行寻丈人奉巾屦。

千江渺然万山阻,抱衣一囊遍处处。

范侯来寻八桂路,走避俗人如脱兔。


衣囊夜雨寄禅家,行潦升阶漂两屦。


遣闷闷不离眼前,避愁愁已知人处。

寒食时看度,春游事已违。


风光连日直,阴雨半朝归。


不见红毬上,那论彩索飞。

说着长峰十日愁,夜来发处四更头。


莫令炬火风吹黑,未说红纱绛蜡休。

肩舆正好看山色,雨里两窗开不得。


此外只有书可观,斜点又来湿书册。


一月秋晴一月泥,南翁此谚似可疑。

细雨无声忽有声,乱珠跳作万银钉。


呼僮速买庉村酒,更煮鲈鱼莼菜羹。

去年今日凤山头,儿女团栾争劝酬。


不及松江烟雨里,独搔华发一扁舟。

垂虹登了劣归船,又复毛空暗水天。


节里无多好天色,阑风长雨饯残年。

鳅是虾兄非善地,橘和瓣种带禳灾。


乌椑不熟还无事,小艇难乘莫载来。

出得山来未见村,已知村近稍多田。


坐看云脚都垂地,回望峰头已入天。

下到危坡斗处泥,旁临崩岸仄边溪。


不须杜句能驱疟,只诵长峰遣闷诗。

猿藤陂子枉惊吁,未抵长峰小半涂。


今夕前头何许宿,不知出得径来无。

何须人迹到来曾,点污松风涧水声。


不是先生爱山水,是间却遣阿谁行。

一眼空山空复空,欹芦倒荻雨和风。


却缘小队旌旗过,教得青枫学著红。

石上菖蒲铁作须,寸根九节许清臞。


安期自是参渠底,却重安期不重渠。

野炊未到也饥嗔,到得炊边却可人。


伞作旅亭泥处坐,水漂地灶雨中薪。

百里如何一日行,晴天犹自急追程。


山云管得侬愁雨,强做催诗数点声。

可惜新年雨未多,不妨剩与决天河。


农人皱得眉头破,无水种秧君奈何。

枉教一月费春风,不及朝来细雨功。


草色染来蓝样翠,桃花洗得肉般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