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玄都五府风尘绝,碧海三山波浪深。


桃实千年非易待,桑田一变已难寻。


别有仙居对三市,金阙银宫相向起。

神仙岂无路,试访武陵客。
天河尚可到,归验支机石。
世人耳目隘,露槿那知夕。
是身如传舍,富贵同过客。
齿发日夜衰,悲哉卵投石。
幽人卧林下,沆瀣餐竟夕。
异时公子贵,珠履三千客。
人生一饭饱,安用家万石。
百年过隙尔,朝不及谋夕。
谁言匡阜远,亦似石城西。
观主今何去,殷勤过虎溪。

乞得纷纷扰扰身,结茅都峤与仙邻。


少而寡欲颜常好,老不求名语益真。


许迈有妻还学道,陶潜无酒亦从人。

先王旧德在民心,著令称忠上意深。


堕泪行看会祠下,挂名争欲刻碑阴。


凄凉破屋尘凝坐,憔悴云孙雪满簪。

安心守玄牝,闭眼觅黄庭。


问疾来三士,浇愁有半瓶。


风松时落蕊,病鹤不梳翎。

清风终日自开帘,凉月今宵肯挂檐。


琴里若能知贺若,诗中定合爱陶潜。

天师化去知何在,玉印相传世共珍。


故国子孙今尚死,满山秋叶岂能神。

真人已不死,外慕堕空虚。


犹馀好名意,满树写天书。

镜湖敕赐老江东,未似西归玉局翁。


羁枕未容春梦断,清都宛在默存中。


每逢佳境携儿去,试问行年与我同。

聊为不死五通仙,终了无生一大缘。


独鹤有声知半夜,老蚕不食已三眠。


怜君解比人间梦,许我时逃醉后禅。

龙根为脯玉为浆,下界寒醅亦漫尝。


一纸鹅经逸少醉,他年《鹏赋》谪仙狂。


金丹自足留衰鬓,苦泪何须点别肠。

春风欲动北风微,归雁亭边送雁归。


蜀客南游家最远,吴山寒尽雪先晞。


扁舟去后花絮乱,五马来时宾从非。

湛然无观古真人,我独观此众妙门。

夫物芸芸各归根,众中得一道乃存。

道人晨起开东轩,趺坐一醉扶桑暾。

江月照我心,江水洗我肝。


端如径寸珠,堕此白玉盘。


我心本如此,月满江不湍。

无事此静坐,一日似两日。

若活七十年,便是百四十。

黄金几时成,白发日夜出。

断桥隔胜践,脱屦欣小揭。


瘴花已繁红,官柳犹疏细。


斜川二三子,悼叹吾年逝。

一杯罗浮春,远饷采薇客。


遥知独酌罢,醉卧松下石。


幽人不可见,清啸闻月夕。

黑月在浊水,何曾不清明。


寸田满荆棘,梨枣无从生。



何时返吾真,岁月今峥嵘。

物之有知盖恃息,孰居无事使出入?


心无天游室不空,六凿相攘妇争席。


法师逃人入庐山,山中无人自往还。


往者一空还者失,此身正在无还间。

世人只数曹将军,谁知虎头非痴人。


腰间大羽何足道,颊上三毛自有神。


平生狎侮诸公子,戏著幼舆岩石里。

楚山固多猿,青者黠而寿。


化为狂道士,山谷恣腾蹂。


误入华阳洞,窃饮茅君酒。

少小家江南,寄迹方外士。

偶随白云出,卖药彭城市。

雪霜侵鬓发,尘土污冠袂。

君寻腾空子,应到碧山家。


水舂云母碓,风扫石楠花。


若爱幽居好,相邀弄紫霞。

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


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


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。

多君相门女,学道爱神仙。


素手掬青霭,罗衣曳紫烟。


一往屏风叠,乘鸾着玉鞭。

吴江女道士,头戴莲花巾。

霓衣不湿雨,特异阳台云。

足下远游履,凌波生素尘。

莫炼丹难。


黄河可塞,金可成难。


休辟穀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