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吾闻太山石,积日穿线溜。


况此百雷霆,万世与石斗。


深行九地底,险出三峡右。

吾今那复梦周公,尚喜秋来过故宫。


翠凤旧依山硉兀,清泉长与世穷通。


至今游客伤离黍,故国诸生咏雨蒙。

飓作海浑,天水溟蒙。


云屯九河,雪立三江。


我不出门,寤寐北窗。

蒙蒙春雨湿邗沟,篷底安眠昼拥裘。


知有故人家在此,速将诗卷洗闲愁。

少年过了未衰颜,正在悲欢季孟间。


细雨溟蒙湖上寺,东风摇荡酒中山。


千金用尽终须老,百计寻思不似闲。

却从尘外望尘中,无限楼台烟雨蒙。


山水照人迷向背,只寻孤塔认西东。

春云蒙蒙雨凄凄,春秧欲老翠剡齐。


嗟我妇子行水泥,朝分一垄暮千畦。



腰如箜篌首啄鸡,筋烦骨殆声酸嘶。

何人遗公石屏风,上有水墨希微踪。


不画长林与巨植,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。



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,孤烟落日相溟蒙。

江南佳公子,遗我锦绣端。


揽之温如春,公子焉得寒。

烟雨蒙蒙鸡犬声,有生何处不安生。


但令黄犊无人佩,布谷何劳也劝耕。

析尘妙质本来空,更积微阳一线功。

照夜一灯长耿耿,闭门千息自蒙蒙。

养成丹灶无烟火,点尽人间有晕铜。

宝云楼阁闹千门,林静初无一鸟喧。


闭户莫教风扫地,卷帘疑有月临轩。


水光潋滟犹浮碧,山色空蒙已敛昏。

渺渺疏林集晚鸦,孤村烟火梵王家。


幽人自种千头橘,远客来寻百结花。


浮石已乾霜后水,焦坑闲试雨前茶。

仗下千官散紫庭,微闻偶语说苏、程。


长身自昔传甥舅,寿骨遥知是弟兄。


曾活万人宁望报,只求五亩却归耕。

谁能如铁牛,横身负黄河。


滔天不能没,尺棰未易诃。


世俗自无常,徐公故逶迤。

君看三代士执雉,本以杀身为小补。


居官死职战死绥,梦尸得官真古语。


五行胜己斯为官,官如草木吾如土。

兽在薮,鱼在湖,一入池槛归期无。


误随弓旌落尘土,坐使鞭棰环呻呼。



追胥连保罪及孥,百日愁叹一日娱。

宛丘先生长如丘,宛丘学舍小如舟。


常时低头诵经史,忽然欠伸屋打头。


斜风吹帷雨注面,先生不愧旁人羞。

昔桥本千柱,挂湖如断霓。


浮梁陷积淖,破板随奔溪。


笑看远岸没,坐觉孤城低。

茶为西南病,岷俗记二李。


何人折其锋,矫矫六君子。


君家尤出力,流落初坐此。

梁、李久乐祸,自焚岂非天。


两鼠斗穴中,一胜亦偶然。



谋初要百虑,善后乃万全。

吾州之豪任公子,少年盛壮日千里。


无媒自进谁识之,有才不用今老矣。


别来十年学不厌,读破万卷诗愈美。

乌喙本海獒,幸我为之主。


食馀已瓠肥,终不忧鼎俎。


昼驯识宾客,夜悍为门户。

才大古难用,论高常近迂。


君看赵魏老,乃为滕大夫。


浮云无根蒂,黄潦能须臾。

彭城官居冷如水,谁从我游颜氏子。


我衰且病君亦穷,衰穷相守正其理。


胡为一朝舍我去,轻衫触热行千里。

铅膏染髭须,旋露霜雪根。


不如闭目坐,丹府夜自暾。


谁知忧患中,方寸寓羲轩。

人间有此白玉京,罗浮见日鸡一鸣。


南楼未必齐日观,郁仪自欲朝朱明。



东坡之师抱朴老,真契久已交前生。

何年白竹千钧弩,射杀南山雪毛虎。


至今颅骨带霜牙,尚作四海毛虫祖。


东方久旱千里赤,三月行人口生土。

人物一衰谢,微言难重寻。


殷勤永嘉末,复闻正始音。



清谈未足多,感时意殊深。

张子作斋舍,而以益为名。


吾闻诸夫子,求益非速成。



譬如远游客,日夜事征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