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守仁

明浙江馀姚人,初名云,字伯安,别号阳明子。十五岁访客居庸、山海间,纵观山川形胜。好言兵,善射。弘治十二年进士。授刑部主事。正德初,忤刘瑾,廷杖,谪贵州龙场驿丞。瑾诛,任庐陵知县。十一年,累擢右佥都御史、巡抚南赣。镇压大帽山、浰头、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爱问:“‘在亲民’,朱子谓当作新民。
后章‘作新民’之文似亦有据。
先生以为宜从旧本‘作亲民’,亦有所据否”?先生曰:“‘作新民’之‘新’,是自新之民,与‘在新民’之‘新’不同。

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,悉以旧本为正,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。
爱始闻而骇,既而疑,已而殚精竭思。
参互错综,以质于先生,然后知先生之说,若水之寒,若火之热,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。

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,过阳明子而论学。


阳明子曰:“学贵专。
”先生曰:“然。

子瞻与客宴于黄楼之上,已而客散日夕,暝色横楼,明月未出。
乃隐几而坐,嗒焉以息。
忽有大声起于穹窿,徐而察之,乃在西山之麓。

怪山何日海边来,一塔高悬拂斗台。


面面晴峰云外出,迢迢白水镜中开。


招提半废空狮象,亭馆全颓蔚草莱。

胼胝深感昔人劳,百尺洪梁压巨鳌。


潮应三江天堑逼,山分两岸海门高。


溅空飞雪和天白,激石冲雷动地号。

【立志】


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
虽百工技艺,未有不本于志者。
今学者旷废隳惰,玩岁愒时,而百无所成,皆由于志之未立耳。

秦望独出万山雄,萦纡鸟道盘苍空。

飞泉百道泻碧玉,翠壁千仞削古铜。

久雨忽晴真可喜,山灵于我岂无以。

“定者,心之本体,天理也。
动静,所遇之时也。

山近月远觉月小,便道此山大于月。


若有人眼大如天,当见山高月更阔。

尚谦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异。


先生曰:“告子是硬把捉着此心,要他不动;孟子却是集义到自然不动。


又曰:“心之本体原自不动。

来书云:“夫子昨以良知为照心。
窃谓良知,心之本体也,照心,人所用功,乃戒慎恐惧之心也,犹思也。
而遂以戒慎恐惧为良知,何欤?”


能戒慎恐惧者,是良知也。

有一学者病目,戚戚甚忧。

先生曰:“今为吾所谓‘格物’之学者,尚多流于口耳,况为口耳之学者,能反于此乎!天理、人欲,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,方日渐有见。
如今一说话之间,虽只讲天理,不知心中倏忽之间,已有多少私欲。
盖有窃发而不知者,虽用力察之,尚不易见,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!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,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,岂‘格物’‘致知’之学!后世之学,其极至,只做得个‘义袭而取’的工夫。

又曰:“唐、虞以上之治,后世不可复也,略之可也。
三代以下之治,后世不可法也,削之可也。
唯三代之治可行。

问:“‘知止’者,知至善只在吾心,元不在外也,而后志定。


曰:“然。

问格物。

先生曰:“格者,正也。
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。

“心外无物。
如吾心发一念孝亲,即孝亲便是物。

“万象森然时,亦冲漠无朕,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。
冲漠无朕者,‘一’之父;万象森然者,‘精’之母。
‘一’中有‘精’,‘精’中有‘一’。

平生忠赤有天知,便欲欺人肯自欺?

毛发暗从愁里改,世情明向笑中危。

春风脉脉回枯草,残雪依依恋旧枝。

谩对芳樽辞酩酊,机关识破已多时。

风吹大江秋,行子适万里。


万里岂不遥,眷言怀舅氏。


朝登岳麓云,暮宿湘江水。

经,常道也。
其在于天,谓之命;其赋于人,谓之性。
其主于身,谓之心。

灵、博之山,有象祠焉。
其下诸苗夷之居者,咸神而祠之。
宣慰安君,因诸苗夷之请,新其祠屋,而请记于予。

檐前蕉叶绿成林,长夏全无暑气侵。


但得雨声连夜静,不妨月色半床阴。


新诗旧叶题将满,老芰疏梧根共深。

残暑须还一雨清,高峰极目快新晴。


海门潮落江声急,吴苑秋深树脚明。


烽火正防胡骑入,羽书愁见朔云横。

冬尽西归满山雪,春初复来花满山。


白鸥乱浴清溪上,黄鸟双飞绿树间。


物色变迁随转眼,人生岂得长朱颜。

荒村乱后耕牛绝,城郭春来见土牛。


家业苟存乡井恋,风尘先幸甲兵休。


未能布德惭时令,聊复题诗写我忧。

险夷原不滞胸中,何异浮云过太空。

夜静海涛三万里,月明飞锡下天风。

一赋《归来》不愿馀,文园多病滞相如。


篱边竹笋青应满,洞口桃花红自舒。


荷蒉有心还击磬,周公无梦欲删《书》。

月色高林坐夜沉,此时何限故园心。


山中古洞阴萝合,江上孤舟春水深。


百战自知非旧学,三驱犹愧失前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