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龙保等平安也,谢之。
甚迟见卿舅可耳,至为简隔也。

热日更甚。
得书,知足下不堪之,同此无赖。
早且乘凉,行欲往,迟散也。

廿日羲之顿首:节日感叹,深念君,增伤。
灾雨,君可也。

足下行穰,九人还示应决不?大都当任。
县量宜其令□□因便任耳。
立俟。

想大小皆佳,知宾犹尔,耿耿。
想得夏节佳也,念君劳心。
贤姐大都转差,然以扶故有时呕食不已,至足言是老年衰,疾久,亦非可仓卒。

羲之顿首,二孙女不育,伤夭命,痛之缠心,不能已已。
哀悼切心。
岂图十日之中,二孙殁,如何。

州民王羲之死罪:贤弟逝没,甚痛。
奈何!白牋不备太尉,门左不可言。
同此酸慨!王羲之顿首。

羲之顿首:丧乱之极,先墓再离荼毒,追惟酷甚,号慕摧绝,痛贯心肝,痛当奈何奈何!虽即修复,未获奔驰,哀毒益深,奈何奈何!临纸感哽,不知何言!羲之顿首顿首。

适太常、司州、镇军诸人廿五六书,皆佳。
司州以为平复,此庆庆可言。
余亲亲皆佳。

近因得里人书,想至。
知故面肿,耿耿,今差不?吾比日食意如差,而髀中故不差,以此为至患。
至不可劳,力数字,令弟知闻耳。

廿二日羲之报:近得书,即日又得永兴书,甚慰。
想在道可耳。
吾疾故尔沉滞。

九月三日羲之报:敬伦、遮诸人去晦祥禫,情以酸割,念卿伤切诸人岂可堪处,奈何奈何!及书不具。
羲之报。

侍中书,书徐侯遂危笃,恐无复冀,深令人反侧。

羲之白:送此鲤鱼征与敬,耶不在,不乃邑邑不?

十七日先书,郗司马未去。
即日得足下书,为慰。
先书以具,示复数字。

省足下别疏,具彼土山川诸奇。
扬雄蜀都,左太冲三都,殊为不备悉,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。
可得果当告卿求迎,少人足耳,至时示意,迟此期真以日为岁。

何异人之挺发?精博善而含章。
驰风门而兽据,浮碧水而龙骧。
滴秋露而垂玉,摇春条而不长。

想弟必有过理,得蹔写怀。
若此不果,复期欲难冀。
临书多叹。

吾前东,粗足作佳观。
吾为逸民之怀久矣,足下何以等复及此,似梦中语耶!无缘言面,为叹,书何能悉。

彼所须此药草,可示,当致。

足下所疏云:此果佳,可为致子,当种之。
此种彼胡桃皆生也。
吾笃喜种果,今在田里,唯以此为事,故远及。

知彼清晏岁丰,又所出有无,乡故是名处,且山川形势乃尔,何可以不游目。

相与欣佳节,率尔同褰裳。


薄云罗阳景,微风翼轻航。


醇醑陶丹府,兀若游羲唐。

鲜冰玉凝,遇阳则消。


素雪珠丽,洁不崇朝。


膏以朗煎,兰由芳凋。

思君日积,计辰倾迟。
知欲还剡自治,甚以怅然。
人生如寄耳,顷风流得意之事,殆为都尽。

内润伊何,亹亹仁通。


拂羽伊何,高栖梧桐。


颉颃应木,婉转蛇龙。

朝乐朗日,啸歌丘林。


夕玩望舒,入室鸣琴。


五弦清激,南风披襟。

绣云绮构,丹霞增辉。


蒙泛仰映,扶桑散蕤。


吾贤领隽,迈俗凤飞。

余与仁友,不涂不笱。


默匪严穴,语无滞事。


栎不辞社,周不骇吏。

往化转落,运萃勾芒。


仁风虚降,与时抑扬。


兰栖湛露,竹带素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