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时子河上园,竹间开栋宇。


大儿胜衣冠,小儿丰颊辅。


嫁女与朱公,伏腊可称举。

池面白鱼吹落絮,□□□□退枯花。


无因光禄赐官酒,且学潞公灌蜀茶。

邺城也似洛城阔,□□园林学养花。


欲把一樽随饮处,□□处处锁官茶。

睡起草玄三亩宅,无人载酒眼昏花。


不知谁劝路门讲,天上日长坐赐茶。

官驼鸣铎逐盐车,只见风尘不见花。


空作江南江北梦,辛夷踯躅倚山茶。

孟子曰:“人之患在好为人师。

盆成括仕于齐,孟子曰:“死矣盆成括!”


盆成括见杀,门人问曰:“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?”


曰:“其为人也小有才,未闻君子之大道也,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。

孟子曰:“诸侯之宝三:土地、人民、政事。
宝珠玉者,殃必及身。

孟子曰:“有布缕之征,粟米之征,力役之征。
君子用其一,缓其二。
用其二而民有殍,用其三而父子离。

孟子曰:“逃墨必归于杨,逃杨必归于儒。
归,斯受之而已矣。
今之与杨墨辩者,如追放豚,既入其苙,又从而招之。

浩生不害问曰:“乐正子何人也?”


孟子曰:“善人也,信人也。


“何谓善?何谓信?”


曰:“可欲之谓善,有诸己之谓信,充实之谓美,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,大而化之之谓圣,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。
乐正子,二之中,四之下也。

孟子曰:“口之于味也,目之于色也,耳之于声也,鼻之于臭也,四肢之于安佚也,性也,有命焉,君子不谓性也。
仁之于父子也,义之于君臣也,礼之于宾主也,知之于贤者也,圣人之于天道也,命也,有性焉,君子不谓命也。

齐饥。
陈臻曰:“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,殆不可复。


孟子曰:“是为冯妇也。

高子曰:“禹之声,尚文王之声。
”孟子曰:“何以言之?”

曰:“以追蠡。

孟子谓高子曰:“山径之蹊间,介然用之而成路。
为间不用,则茅塞之矣。
今茅塞子之心矣。

孟子曰:“贤者以其昭昭,使人昭昭;今以其昏昏,使人昭昭。

孟子曰:“有为者辟若掘井,掘井九轫而不及泉,犹为弃井也。

孟子曰:“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。

孟子曰:“饥者甘食,渴者甘饮,是未得饮食之正也,饥渴害之也。
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?人心亦皆有害。
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,则不及人不为忧矣。

孟子曰:“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
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利天下,为之。
子莫执中,执中为近之,执中无权,犹执一也。

孟子曰:“鸡鸣而起,孳孳为善者,舜之徒也。
鸡鸣而起,孳孳为利者,跖之徒也。
欲知舜与跖之分,无他,利与善之间也。

孟子曰:“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
故观于海者难为水,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。
观水有术,必观其澜。

孟子曰:“易其田畴,薄其税敛,民可使富也。
食之以时,用之以礼,财不可胜用也。
民非水火不生活,昏暮叩人之门户,求水火,无弗与者,至足矣。

孟子曰:“伯夷辟纣,居北海之滨,闻文王作兴,曰:‘盍归乎来!吾闻西伯善养老者。
’太公辟纣,居东海之滨,闻文王作兴,曰:‘盍归乎来!吾闻西伯善养老者。
’天下有善养老,则仁人以为己归矣。

孟子曰:“广土众民,君子欲之,所乐不存焉。
中天下而立,定四海之民,君子乐之,所性不存焉。
君子所性,虽大行不加焉,虽穷居不损焉,分定故也。

孟子曰:“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
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。
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。

孟子曰:“羿之教人射,必志于彀;学者亦必志于彀。
大匠诲人,必以规矩;学者亦必以规矩。

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入,孔子贤之。
颜子当乱世,居于陋巷。
一箪食,一瓢饮。

孟子曰:“君子所以异于人者,以其存心也。
君子以仁存心,以礼存心。
仁者爱人,有礼者敬人。

公行子有子之丧,右师往吊,入门,有进而与右师言者,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。
孟子不与右师言,右师不悦曰:“诸君子皆与驩言,孟子独不与驩言,是简驩也。


孟子闻之,曰:“礼,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,不逾阶而相揖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