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五字诗中目乍成。
尽教残福折书生。
手挼裙带那时情。

我生尚及宣和末,颁历频惊岁月移。


负米养亲无复日,蓼莪废讲岂胜悲。


渡江百口今谁在,抱恨终身只自知。

怕事真驽疴,老作入都梦。


头颅今何似,尚复堪自送。


联裾预登瀛,策马从上雍。

我昔西游边,万里持一剑。


风餐不自恤,露宿未尝厌。


栈危馀汉烧,山断有秦堑。

斯世本无事,古人谁与归。


屏除闲麈尾,收拾旧蓑衣。


浩浩观空劫,拳拳讼昨非。

万古无穷梦,馀年欲散云。


身虽迫衰谢,学未废锄耘。


开卷多新得,逢人有旧闻。

寓世年虽往,安心疾已平。


每思丹灶冷,宜觉世缘轻。


布被鸡催晓,蓬窗鹊噪晴。

穷阨非由命,从来作计疏。


妄营资鬼笑,多爱夺狐书。


何事能陶写,惟当尽破除。

渡水得鱼舍,乞浆敲竹扉。


地偏花带恨,林暖鸟忘归。


独往非违世,幽居自息机。

轻装两衣笈,假寝一胡床。


唤渡江楼下,逢僧县驿傍。


横林生夕霭,孤蝶弄秋光。

藿食筋骸惫,林庐岁月侵。


道穷思故友,力尽悔初心。


浩浩天知我,悠悠后视今。

原野无闲土,乡闾有老人。


疾平行已健,秋晚醉差频。


啄黍黄鸡嫩,迎霜紫蟹新。

何许是吾庐,南临古镜湖。


园林垂橘柚,门巷落楸梧。


床稳龟无息,巢新鹤有雏。

旬日雨频作,一年秋又残。


光阴不少贷,怀抱若为宽。


小瓮聊寻醉,疏砧已戒寒。

长物消磨尽,犹存两大瓢。


药能扶困惫,酒可沃枯焦。


童负来山店,人看度野桥。

肃肃檐阴转,泠泠笕水鸣。


高墉日气远,方簟午风清。


渴爱餐浆美,慵便葛屦轻。

乌衣兄弟集,我亦据胡床。


晚菊数枝在,小园幽兴长。


霜清桑落熟,汤嫩雨前香。

泥古衰犹学,开荒夜亦耕。


屋芟生草盖,釜撷野蔬烹。


白稻雨中熟,黄鸦桑下鸣。

薄宦非初志,幽居不计年。


稚松成偃盖,小竖亦华颠。


生理凭耕稼,光阴付醉眠。

束薪从涧底,及此不时求。


力比鹅黄酒,功如狐白裘。


分才具糜粥,馀事暖衾裯。

老病江湖上,烦公问死生。


仙蓬虽误到,残锦只虚名。


点滴三更雨,凄凉万里情。

驴病比已损,秋风轻四蹄。


朝游支遁寺,暮涉干吉溪。


青嶂环孤村,绿波溢横堤。

吾才如蹇人,何计逐奔马。


吾文如丑女,惟藉粉黛假。


向来已归休,毕志向林下。

我行剡中路,茆店连溪桥。


驴弱我亦饥,解鞍雨萧萧。


投床得小憩,炊黍烹药苗。

周南太史公,道家蓬莱山。


尘凡不可料,亦复居其间。


屡奏乞骸骨,宽恩许投闲。

束发初学诗,妄意薄风雅。


中年困忧患,聊欲希屈贾。


宁知竟卤莽,所得才土苴。

仲夏入都门,堂瓦忽已霜。


史馆方抡才,我亦厕其傍。


三日败一笔,手胝视芒芒。

轻坚芦竹杖,入用自龟堂。


挺节冰霜后,论交岁月长。


心空无宠辱,时异有行藏。

布褐营身足,茅茨置榻宽。


食非依漂母,菜不仰园官。


小蹇鞍鞯黑,羸僮骨相酸。

人看初无寐,形劳幸少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