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千古风流八咏楼,江山留与后人愁。


水通南国三千里,气压江城十四州。

客来借毡看,笑指一书策。


不管卖不行,且图偷不得。

夕借月为烛,晨将霞作帘。


犹言贫到骨,不悟取伤廉。

俗子令眼白,瑞峰令眼青。


自移听雨榻,且上倚云亭。

蛮触无休日,菟裘有别天。


抚松非已矣,采菊未悠然。

踏得草鞋穿,行得汗脚损。


却换一枝藤,拄到双玉笋。

青士长得瘦,翠兄工买贫。


向来素爱者,已赚一诗人。

五陵槿梢花,千驷草头露。


富贵人始传,屡空今不数。

大隐隐于酒,小隐隐于竹。


何不呼曲生,来同此君宿。

谁识往来意,孤云长自闲。

风寒未渡水,日暮更看山。

木落众峰出,龙宫苍翠间。

隐隐见花阁,隔河映青林。


水田秋雁下,山寺夜钟深。


寂寞群动息,风泉清道心。

松路向精舍,花龛归老僧。


闲云随锡杖,落日低金绳。


入夜翠微里,千峰明一灯。

寂寞对伊水,经行长未还。


东流自朝暮,千载空云山。


谁见白鸥鸟,无心洲渚间。

山叶傍崖赤,千峰秋色多。


夜泉发清响,寒渚生微波。


稍见沙上月,归人争渡河。

秋山日摇落,秋水急波澜。


独见鱼龙气,长令烟雨寒。


谁穷造化力,空向两崖看。

诏许归蓬荜,性本爱丘山。


临水知鱼乐,披林共鸟闲。


劳劳车盖影,渺渺隔重关。

宫锦换渔蓑,浮家倚芰荷。


月邀三太白,水漾百东坡。


击汰归恒晚,鲛人识棹歌。

三脊羞封禅,灵琼续楚辞。


绿樽藉芳草,彩笔赋山茨。


千载青霞意,应同孔稚圭。

太乙遥分种,红云仙岛香。


爽气金茎上,恩波银汉傍。


田田新咏好,留刻戏鱼堂。

后皇嘉树底,香影覆秋盘。


樵子逢王质,幽人对谢安。


兴来歌楚颂,策杖暮盘桓。

早岁辞芸阁,归来卧蕙櫋。


巳寤邯郸梦,犹注逍遥萹。


郊扉未可闭,洪崖时拍肩。

瑶草岩姿丽,金沙海色新。


射干翘凤羽,薜荔长龙鳞。


谢氏芝兰砌,还联玉树春。

高人厌世氛,亭子枕孤云。


宇定天光发,风清地籁闻。


此君相对处,幽意许平分。

昔过益昌城,莫登君子堂。


驾言念长道,未暇升崇冈。


今闻宝峰上,缥缈陵朝阳。

桐身青琅玕,桐叶蒲葵扇。


落落出轩墀,亭亭奉闲燕。


夜声疏雨滴,午影微风转。

池上茅檐覆水低,早来秋雨尚虹霓。


败荷折苇飞鸿下,正忆渔舟泊故溪。

岸帻携筇夜夜来,蒲团纸帐竹香台。


直须觅取僧为伴,更为开菴斸草莱。

洞府山川百里赊,洞门藤蔓锁烟霞。


神仙不与人间异,弟妹还应共一家。

神仙铸剑本无硎,岸石班班尚铁鉎。


天上少年仍狡狯,不须还尔对方平。

山川蟠踞偶成形,威凤低回久未行。


更种梧桐真可致,高飞性似伯夷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