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芦笋初似竹,稍开叶如蒲。


方春节抱甲,渐老根生须。


不爱当夏绿,爱此及秋枯。

萱草虽微花,孤秀能自拔。


亭亭乱叶中,一一劳心插。


牵牛独何畏,诘曲自芽蘖。

种柏待其成,柏成人已老。

不如种丛彗,春种秋可倒。

阴阳不择物,美恶随意造。

荒园无数亩,草木动成林。


春阳一以敷,妍丑各自矜。


蒲萄虽满架,囷倒不能任。

煌煌帝王都,赫赫走群彦。

嗟汝独何为,闭门观物变。

微物岂足观,汝独观不倦。

山鸦晓辞谷,似报游人起。


出门犹屡顾,惨若去吾里。


道途险且迂,继此复能几。

欺谩久成俗,关市有契繻。


谁知南山下,取水亦置符。


古人辨淄渑,皎若鹤与凫。

不饮胡为醉兀兀,此心已逐归鞍发。


归人犹自念庭闱,今我何以慰寂寞。


登高回首坡垄隔,但见乌帽出复没。

真人有妙观,俗子多妄量。


区区劝粒食,此岂知子房。


我非徒跣相,终老怀未央。

妾在舂陵东,君居汉江岛。


一日望花光,往来成白道。


一为云雨别,此地生秋草。

玉箸落春镜,坐愁湖阳水。


闻与阴丽华,风烟接邻里。


青春已复过,白日忽相催。

殷侯三玄士,赠我栗冈砚。


洒染中山毫,光映吴门练。


天寒水不冻,日用心不倦。

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,色可餐兮难再得。


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,情不极兮意已深。



朝共琅玕之绮食,夜同鸳鸯之锦衾。

鲁缟如玉霜,笔题月氏书。


寄书白鹦鹉,西海慰离居。


行数虽不多,字字有委曲。

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,与君此时初别离。


金瓶落井无消息,令人行叹复坐思。



坐思行叹成楚越,春风玉颜畏销歇。

阳台隔楚水,春草生黄河。


相思无日夜,浩荡若流波。


流波向海去,欲见终无因。

远忆巫山阳,花明渌江暖。


踌躇未得往,泪向南云满。


春风复无情,吹我梦魂断。

本作一行书,殷勤道相忆。


一行复一行,满纸情何极。


瑶台有黄鹤,为报青楼人。

青楼何所在,乃在碧云中。


宝镜挂秋水,罗衣轻春风。


新妆坐落日,怅望金屏空。

三鸟别王母,衔书来见过。


肠断若剪弦,其如愁思何。


遥知玉窗里,纤手弄云和。

六月南风吹白沙,吴牛喘月气成霞。


水国郁蒸不可处,时炎道远无行车。


夫子如何涉江路,云帆袅袅金陵去。

朱亥已击晋,侯嬴尚隐身。


时无魏公子,岂贵抱关人。


余亦不火食,游梁同在陈。

太公渭川水,李斯上蔡门。


钓周猎秦安黎元,小鱼㕙兔何足言。



天张云卷有时节,吾徒莫叹羝触藩。

张翰黄花句,风流五百年。


谁人今继作,夫子世称贤。


再动游吴棹,还浮入海船。

试借君王玉马鞭,指挥戎虏坐琼筵。


南风一扫胡尘静,西入长安到日边。

帝宠贤王入楚关,扫清江汉始应还。


初从云梦开朱邸,更取金陵作小山。

祖龙浮海不成桥,汉武寻阳空射蛟。


我王楼舰轻秦汉,却似文皇欲渡辽。

长风挂席势难回,海动山倾古月摧。


君看帝子浮江日,何似龙骧出峡来。

王出三山按五湖,楼船跨海次陪都。


战舰森森罗虎士,征帆一一引龙驹。

丹阳北固是吴关,画出楼台云水间。


千岩烽火连沧海,两岸旌旗绕碧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