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北斗秋横云髻影。
莺羽衣轻,腰减青丝剩。
一曲游仙闻玉磬。

彩云栖翡翠。
听凤笙吹下,飞軿天际。
晴霞剪轻袂。

太华峙西方,倚天如插刀。


闪烁铁花冷,惨淡阴风号。


云雷莽回护,仙掌时动摇。

华岳独灵异,草木恒新鲜。


山尽五色石,水无一色泉。


仙酒不醉人,仙芝皆延年。

南迁私自喜,看尽江南山。


孤舟少僮仆,此志还复难。


局促守破窗,联翩过重峦。

五湖西岸孤绝处,旃檀大士来同住。


性空真水遍清凉,随缘出现无方所。


蒙泉新洁鉴泉明,瀹茗羹藜甘似乳。

过午曾云未肯开,暖寒村店竹初灰。


萧萧林响棠梨战,晚恐阳山有雨来。

穷探虽得尽幽奇,山势须从远望知。


几朵芙蓉开碧落,九天屏嶂列旌麾。


高同华岳应天忝,名亚匡庐却稍卑。

当年一上化城峰,十日高眠雷雨中。


霁色晓开千嶂雪,涛声夜渡九江风。


此时隔水看图画,几岁缘云住桂丛?


却负洞仙蓬海约,玉函丹诀在崆峒。

苍峰抱层嶂,翠瀑绕双溪。


下有幽人宅,萝深客到迷。

竹舆晓入青阳,细风凉月天如洗。
峰回路转,云舒霞卷,了非人世。
转就丹砂,铸成金鼎,碧光相倚。

君家苍石三峰样,磅礴乾坤气象横。


贱子与山曾半面,小窗如梦慰平生。


炉烟巧作公超雾,书册尚避秦皇城。

遥知白石室,松柏隐朦胧。


月落看心次,云生闭目中。


五更钟隔岳,万尺水悬空。

玉女洗头盆,孤高不可言。


瀑流莲岳顶,河注华山根。


绝雀林藏鹘,无人境有猿。

幽深足暮蝉,惊觉石床眠。


瀑布五千仞,草堂瀑布边。


坛松涓滴露,岳月泬寥天。

青山崔嵬兮烟云杳冥,回溪郁纡兮岩谷晦明。
修篁杂树兮相蔽亏,洞壑窈窕兮人不知。


清猿警夜兮鹤报晨,花开鸟啼兮长如春。

连山走陂陀,太谷入晻暧。


屋藏深树中,路出巨石背。


烟雨时有无,涧谷互显晦。

华山畿,劳劳渚,割弃父母恩,相随黄泉去。
男婚女嫁当及时,标梅不见周南诗。


王风荡荡散荆棘,帷薄日夕生狂痴。

可爱寒潭似镜清,清光寒气袭轩楹。


草根流水泠泠出,石上潜鱼个个横。


翠蔼惊风和露滴,白沙得雨照人明。

华岳插天七千丈,丹崖翠壁开仙掌。


壁间擘出黄河流,大禹以之分九州。


河流衮衮赴溟涨,华岳拔出天河上。

草堂何处试徘徊,见说遗踪向此开。


蟾桂自归三径后,鹤书曾降九天来。


白云事迹依前在,青琐光阴竟不回。

山半飞泉鸣玉佩,回波倒卷粼粼。
解巾聊濯十年尘。
青山应却怪,此段久无人。

神君管领金天岳,坐对三峰看未足。


公余喜共客登临,恰我西行来不速。


樱笋厨开浴佛时,暂辍放衙事休沐。

真恐山灵笑我顽,白头持节竟生还。

独住三峰下,年深学炼丹。


一间松叶屋,数片石花冠。


酒待山中饮,琴将洞口弹。

金天庙下西京道,巫女纷纷走似烟。


手把纸钱迎过客,遣求恩福到神前。

我从秦川来,遍历终南游。
暮行华阴道,清快明双眸。


东风一夜横作恶,尘埃咫尺迷岩幽。

阴山临古道,古庙闭山碧。


落日春草中,搴芳荐瑶席。


明灵达精意,仿佛如不隔。

三考四岳下,官曹少休沐。


久负青山诺,今还获所欲。


尝闻玉清洞,金简受玄箓。

处山方畏浅,曾慕结深庐。


要与云峰近,宁将野客疏。


涧苗来入俎,林鸟或窥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