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楚山秦山皆白云,白云处处长随君。


长随君,君入楚山里,云亦随君渡湘水。


湘水上,女萝衣,白云堪卧君早归。

朱绂遗尘境,青山谒梵筵。


金绳开觉路,宝筏度迷川。


岭树攒飞栱,岩花覆谷泉。

曾于太白峰前住,数到仙游寺里来。


黑水澄时潭底出,白云破处洞门开。


林间暖酒烧红叶,石上题诗扫绿苔。

送君尽惆怅,复送何人归。


几日同携手,一朝先拂衣。


东山有茅屋,幸为扫荆扉。

山中人兮欲归,云冥冥兮雨霏霏,水惊波兮翠菅靡。


白鹭忽兮翻飞,君不可兮褰衣。
山万重兮一云,混天地兮不分。

山寂寂兮无人,又苍苍兮多木。
群龙兮满朝,君何为兮空谷。


文寡和兮思深,道难知兮行独。

平生不到三公府,晚岁归来五老庵。


夙士极知成殿后,吾曹所赖作司南。


孤舟夜泊滩声恶,小瓮晨香雪意酣。

钟鸣岂复夜行时,文字相娱赖此儿。


欲去复留知汝孝,未言先泣叹吾衰。


两篇易象能忘老,百亩山畬可免饥。

重楼杰阁倚虚空,红日苍烟正郁葱。


乡国归来浑似鹤,交朋零落不成龙。


人生真与梦何校,我辈故应情所钟。

三清洞里无端别,又拂尘衣欲卧云。


看著挂冠迷处所,北山萝月在移文。

淮南雪落云绕戍,王郎鸣鞭猎狐兔。


问君本是山阴人,何不扁舟剡溪去。


人生乐事将无同,知君此心如太空。

在昔实方枘,成功见圆机。


九原尚友心,白首要同归。

公有一杯酒,与人同醉醒。


遗民能记忆,欲语涕飘零。

公归未百年,鹳巢荒古屋。


我吟殄瘁诗,悲风韵乔木。

羊生但著鞭,勿哭西州门。


故有不亡者,南山相与存。

人去洲渚在,春回花草斑。


清谈值渊对,发兴如江山。

委径问谣俗,高丘省佃作。


昔游非苟然,今花几开落。

庆州自不恶,藉甚载声华。


忠义可无憾,公今有世家。

落日衔城壁,祠东更一游。


悲来惜酒少,安得董糟丘。

伤心祠下亭,在时公燕处。


临水不相猜,江鸥会人语。

忆在昭陵日,倾心用老成。


功归仁祖庙,正得一书生。

投分讵云稀,会心谅亡几。


从君澹何奇,与我凛独至。


相逢情若忘,每别怀不已。

象山闻说是君开,云木参天瀑响雷。


好去山头且坚坐,等闲莫要下山来。

山阳泽国四无山,百雉危城两水关。


杨柳遥知紫极路,沧波长羡白鸥闲。


病来药裹为吾累,兴尽渔舟送子还。

我家湖水接山溪,载病东归路不迷。


城郭依然辽海鹤,鹓鸿邈矣会稽鸡。


可须印绶怀中出,幸有珠玑袖里携。

郡阁始嘉宴,青山忆旧居。


为君量革履,且愿住蓝舆。

松色不肯秋,玉性不可柔。


登山须正路,饮水须直流。


倩鹤附书信,索云作衣裘。

当年问道属高人,曾揽霞衣到紫宸。


身是三山云外侣,心无一点世间尘。


征鸿望极幽栖远,驾燕归飞洞府新。

战鼓摧心,征尘涴泪,乾坤无限秋声。
望青山一发,又商略归程。
问摇落天涯倦客,十年尘梦,可也苏醒。

寂寞过朝昏,沈忧岂易论。


有时空卜命,无事可酬恩。


寄食依邻里,成家望子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