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鹏赋年犹少。
晚飘蓬、夜郎秋浦,渔歌猿啸。
骏马名姬俱散去,参透南华微妙。

行乐尤宜少。
忆坡公、洞箫听罢,划然长啸。
四海共知霜鬓满,莫问近来何妙。

犹记臣之少。
兴狂时、过陈遵饮,对孙登啸。
岁晚登临多感慨,但觉齐山诗妙。

老去光阴驶。
向西风、疏林变缬,残霞成绮。
尚喜暮年腰脚健,不碍登山临水。

辇路东风里。
试回头、金闺昨梦,侵寻三纪。
岁晚岿然灵光殿,仆与君侯而已。

万字如针缕。
忆王郎、丹墀大对,气为文主。
贵近旁观俱失色,仰止如天圣度。

放逐身蓝缕。
被门前、群鸥戏狎,见推盟主。
若把士师三黜比,老子多他两度。

鬓雪今千缕。
更休休、痴心呆望,故人明主。
晚学瞿聃无所得,不解飞升灭度。

妾出于微贱。
小年时、朱弦弹绝,玉笙吹遍。
粗识国风关雎乱,羞学流莺百啭。

谪下神清洞。
更遭他、揶揄黠鬼,路旁遮送。
薄命书生鸡肋尔,却笑尊拳忒重。

主判茅君洞。
有檐间、查查喜鹊,晓来传送。
几度黄符披戴了,此度君恩越重。

风露驱炎毒。
记仙翁、飘然谪堕,吹笙骑鹄。
历历汉初秦季事,山下瓜犹未熟。

梦断钧天宴。
怪人间、曲吹别调,局翻新面。
不是先生喑哑了,怕杀乌台旧案。

草草池亭宴。
又何须、珠韝络臂,琵琶遮面。
宾主一时词翰手,倏忽龙蛇满案。

一梦扬州事。
画堂深、金瓶万朵,元戎高会。
座上祥云层层起,不减洛中姚魏。

浅把宫黄约。
细端相、普陀烟里,金身珠络。
萼绿华轻罗袜小,飞下祥云仙鹤。

想赴瑶池约。
向东风、名姬骏马,翠鞯金络。
太液池边鹄群下,又似南楼呼鹤。

曾与瑶姬约。
恍相逢、翠裳摇曳,珠韝联络。
风露青冥非人世,揽结玉龙骖鹤。

溪上收残雨。
倚画栏、薄绵乍脱,日阴亭午。
闹市不知春色处,散在荒园废墅。

鹊报千林喜。
还猛省、谢家池馆,早寒天气。
要与瑶姬叙离索,草草杯盘藉地。

绝顶规危榭。
跨高寒、鸟飞不过,云生其下。
斤斸无声人按堵,翕曶青红变化。

南国秋容晚。
晓寒轻、菊花台榭,拒霜池馆。
试向壶山堂上望,万顷黄云刈遍。

驿骑联翩至。
道台家、筹边方急,酒行姑止。
作么携将琴鹤去,不管州人堕泪。

宣引东华去。
似当年、文皇亲擢,马周徒步。
殿上风霜生白简,下殿扁舟已具。

尽说番和汉。
这琵琶、依稀似曲,蓦然弦断。
作么一年来一度,欺得南人技短。

拂袖归来也。
懒追陪、竹林嵇阮,兰亭王谢。
谁与此翁相暖热,赖有平生伯雅。

人老难重少。
强追陪、李侯痛饮,刘郎清啸。
报答秋光无一字,虚说君房语妙。

何必游嵩少。
屋边山、松风浩荡,虎龙吟啸。
旧效楚人悲秋作,晚爱陶诗高妙。

身畔无丝缕。
但从前、綀裳练帨,做他家主。
甲子一周加二纪,兔走乌飞几度。

此腹元空洞。
少年时、诸公过矣,上天吹送。
老大被他禁害杀,身与浮名孰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