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生长太平日,不知太平欢。


今还洛阳中,感此方苦酸。


饮药本攻病,毒肠翻自残。

三载寄关东,所欢皆远违。


思怀方耿耿,忽得观容辉。


亲燕在良夜,欢携辟中闱。

仙鸟何飘飖,绿衣翠为襟。


顾我差池羽,咬咬怀好音。


徘徊洛阳中,游戏清川浔。

结茅临古渡,卧见长淮流。


窗里人将老,门前树已秋。


寒山独过雁,暮雨远来舟。

相逢且对酒,相问欲何如。


数岁犹卑吏,家人笑著书。


告归应未得,荣宦又知疏。

楚塞故人稀,相逢本不期。


犹存袖里字,忽怪鬓中丝。


客舍盈樽酒,江行满箧诗。

仲父王佐材,屈身仇香位。


一从理京剧,万事皆容易。


则知无不可,通变有馀地。

东林问逋客,何处栖幽偏?


满腹万馀卷,息机三十年。


志图良已久,鬓发空苍然。


调啸寄疏旷,形骸如弃捐。

川阔悲无梁,蔼然沧波夕。


天涯一飞鸟,日暮南徐客。


气混京口云,潮吞海门石。

天涯望不尽,日暮愁独去。


万里云海空,孤帆向何处。


寄身烟波里,颇得湖山趣。

生涯心事已蹉跎,旧路依然此重过。


近北始知黄叶落,向南空见白云多。


炎州日日人将老,寒渚年年水自波。

天津桥上,凭栏遥望,春陵王气都凋丧。
树苍苍,水茫茫。


云台不见中兴将,千古转头归灭亡。

上山苦饥渴,中道得寒泉。


举瓢石窦响,入口烦疴痊。


洑流去不见,落涧声锵然。

一径乔林下黄叶,三山翠壁绕禅居。


共君将住还归去,欲问安心知已疏。

青山欲上疑无路,涧道相萦九十盘。


东望嵩高分草木,回瞻原隰涌波澜。

飞仙不返周王子,重阜相连少室孙。


夜静笙声兼鹤下,回看惟有故山存。

飞泉来无穷,发自嵩岭背。


奔驰两山间,偶与乱石会。


倾流势摧毁,泥土久崩溃。

神夫化黄熊,神母化白石。


婴儿剖还父,涕泣何暇恤。


尔来三千岁,往事谁复识。

浮埃古壁上,萧然四真人。


矫如云中鹤,犹若畏四邻。


坐令世俗士,自惭污浊身。

肃肃避暑宫,石殿秋日冷。


凛然中庭柏,气压千夫整。


风声答万壑,云色通诸岭。

飞桥走岩居,茅屋今已破。


何年避世僧,此地常独卧。


秋风高鸟入,夜月寒猿过。

登封事已遥,大碑摧风雨。


灵坛久销秃,古木中梁柱。


峰峦至此尽,苍石无寸土。

重重山前峰,上上终非顶。


行登众岭彻,始得山门迥。


高风惨多寒,落日侧先暝。

玉女云为衣,飘摇不须捣。


空传岩下石,夜杵知谁抱。


清泉供浣濯,素月铺缯缟。

岩窦有虚明,昽昽发晴晓。


真人无俦匹,窗下晨妆早。


门开秋雨入,室静长风扫。

苍壁上参天,微径随流水。


聱牙石齿乱,纷薄黄叶委。


牵攀不得上,颠仆几将止。

洛寺相从不出门,绕城空复记名园。


程文堆案晨兴早,竹簟连床夜雨喧。


归路逢僧暂容与,登山无力强扳援。

一锁楼中暗度秋,微官黾勉未能休。


笑谈容我聊纾放,文字凭君便去留。


杯酒淋漓已非敌,清诗窈眇更难酬。

声病消磨只古文,诸儒经术斗纷纭。


不知旧学都无用,犹把新书强欲分。


老病心情愁见敌,少年词气动干云。

故人美酒胜浊醪,故人清词合风骚。
长歌满酌惟吾曹,高谈正可挥麈毛。


半醉忽然持蟹螯,洛阳告捷倾前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