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孟子曰:“无罪而杀士,则大夫可以去;无罪而戮民,则士可以徙。

孟子告齐宣王曰:“君之视臣如手足;则臣视君如腹心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雠。


王曰:“礼,为旧君有服,何如斯可为服矣?”


曰:“谏行言听,膏泽下于民;有故而去,则君使人导之出疆,又先于其所往;去三年不反,然后收其田里。
此之谓三有礼焉。

子产听郑国之政,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。

孟子曰:“惠而不知为政。
岁十一月徒杠成,十二月舆梁成,民未病涉也。

孟子曰:“舜生于诸冯,迁于负夏,卒于鸣条,东夷之人也。
文王生于岐周,卒于毕郢,西夷之人也。
地之相去也,千有余里;世之相后也,夭有余岁。

孟子曰:“天下大悦而将归己,视天下悦而归己,犹草芥也,惟舜为然。
不得乎亲,不可以为人;不顺乎亲,不可以为子。
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,瞽瞍厎豫而天下化,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,此之谓大孝。

孟子曰:“仁之实,事亲是也;义之实,从兄是也;智之实,知斯二者弗去是也;礼之实,节文斯二者是也;乐之实,乐斯二者,乐则生矣;生则恶可已也,恶可已,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。

孟子曰: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
舜不告而娶,为无后也,君子以为犹告也。

孟子谓乐正子曰:“子之从于子敖来,徒餔啜也。
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。

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。
乐正子见孟子。
孟子曰:“子亦来见我乎?”


曰:“先生何为出此言也?”


曰:“子来几日矣?”曰:“昔者。

孟子曰:“人之易其言也,无责耳矣。

孟子曰:“人不足与适也,政不足间也。
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。
君仁莫不仁,君义莫不义,君正莫不正。

孟子曰:“事孰为大?事亲为大;守孰为大?守身为大。
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,吾闻之矣;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,吾未之闻也。
孰不为事?事亲,事之本也;孰不为守?守身,守之本也。

公孙丑曰:“君子之不教子,何也?”


孟子曰:“势不行也。
教者必以正;以正不行,继之以怒;继之以怒,则反夷矣。
‘夫子教我以正,夫子未出于正也。

淳于髡曰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与?”


孟子曰:“礼也。


曰:“嫂溺则援之以手乎?”


曰:“嫂溺不援,是豺狼也。
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;嫂溺援之以手者,权也。

孟子曰:“存乎人者,莫良于眸子。
眸子不能掩其恶。
胸中正,则眸子了焉;胸中不正,则眸子眊焉。

孟子曰:“求也为季氏宰,无能改于其德,而赋粟倍他日。
孔子曰:‘求非我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
’由此观之,君不行仁政而富之,皆弃于孔子者也。

孟子曰:“伯夷辟纣,居北海之滨,闻文王作,兴曰:‘盍归乎来!吾闻西伯善养老者。
’太公辟纣,居东海之滨,闻文王作,兴曰:‘盍归乎来!吾闻西伯善养老者。
’二老者,天下之大老也,而归之,是天下之父归之也。

孟子曰:“居下位而不获于上,民不可得而治也。
获于上有道:不信于友,弗获于上矣;信于友有道:事亲弗悦,弗信于友矣;悦亲有道:反身不诚,不悦于亲矣;诚身有道:不明乎善,不诚其身矣。
是故诚者,天之道也;思诚者,人之道也。

孟子曰:“道在尔而求诸远,事在易而求之难。
人人亲其亲、长其长而天下平。

孟子曰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
言非礼义,谓之自暴也;吾身不能居仁由义,谓之自弃也。
仁,人之安宅也;义,人之正路也。

孟子曰:“桀纣之失天下也,失其民也;失其民者,失其心也。
得天下有道:得其民,斯得天下矣;得其民有道:得其心,斯得民矣;得其心有道:所欲与之聚之,所恶勿施尔也。


民之归仁也,犹水之就下、兽之走圹也。

孟子曰:“不仁者可与言哉?安其危而利其菑,乐其所以亡者。
不仁而可与言,则何亡国败家之有?有孺子歌曰:‘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
’孔子曰:‘小子听之!清斯濯缨,浊斯濯足矣,自取之也。

孟子曰:“天下有道,小德役大德,小贤役大贤;天下无道,小役大,弱役强。
斯二者天也。
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

孟子曰:“为政不难,不得罪于巨室。
巨室之所慕,一国慕之;一国之所慕,天下慕之;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。

孟子曰:“人有恒言,皆曰‘天下国家’。
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

孟子曰:“爱人不亲,反其仁;治人不治,反其智;礼人不答,反其敬。
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,其身正而天下归之。
《诗》云:‘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

孟子曰:“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,其失天下也以不仁。
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。
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庙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体。

孟子曰:“规矩,方员之至也;圣人,人伦之至也。
欲为君尽君道,欲为臣尽臣道,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。
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,不敬其君者也;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,贼其民者也。

孟子曰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;师旷之聪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;尧舜之道,不以仁政,不能平治天下。


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,不可法于后世者,不行先王之道也。
故曰,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法不能以自行。

孟子曰:“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。